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颗中国科学家星——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弥曼院士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
记者7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已发布公告,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作为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者,其可持续的工作为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的重要贡献。
据了解,今年85岁的张弥曼院士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及生物进化论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左)。新华社记者杨光摄
她曾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还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等。
2018年,在法国巴黎,中国科学家张弥曼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后致辞。新华社记者张曼摄
2018年,张弥曼院士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她还因卓越科研成就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20年12月被何梁何利基金会推荐为国际小行星命名的候选人,2021年5月获得批准。
相关阅读
除“张弥曼星”以外,此前已有多颗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例如:
199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国家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768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
2001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
2003年10月,国家天文台宣布把国际编号为25240号小行星命名为“钱三强星”。
2012年6月,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第77508号《小行星通报》,小行星第148081号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2016年1月,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
2018年9月,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2020年9月,国际永久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吴伟仁星”。
关 于 贵 院 , 往 期 精 彩 回 顾:
贵院要闻
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要闻速递|百年党史我领读专题节目|我校2021届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会顺利开展|一周贵院:5.25~5.28要闻速递
贵院视界
你,还不运动吗?|@桂圆儿们,你今天失眠了吗?|“宅”寝锻炼模式正在开启中……|防灾知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二十四节气:立夏|贵院学子祝母亲们节日快乐!|220的她们都考上了!|高考倒计时十天|我们在贵阳学院等你!|@高考生,贵院有话对你说!
贵院印迹
桂圆儿“脱单”报告:今天,你"脱单"了吗?|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的积极|早安,贵院”打工人“|五一小长假,桂圆们有什么安排呢|贵院红绿灯,你遵守了吗?|时光轮:贵院113的趣谈|
最美贵院
花儿开了,我等的人儿也来了|看,那抹背影|贵院春醉美|七点钟的贵院,你看见了吗?|春|在贵院拍美照|贵院710窗外之喜|亲爱的贵院儿,快来pick你的后花园!
转载自新华社
本期编辑|龚涵天 审校|肖万宁 审核|段炼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