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贵州民族大学将推出“庆祝建党百年之‘民大红心’”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学校基层共产党员的精神面貌和风采,启迪广大师生回顾来时奋斗路,鉴照未来奋进路,在不断前行中汲取奋斗的智慧和力量。
“语言是民族文化最具体也是最集中的体现。因此,语言保护不仅仅是保留一种交际工具,更是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作为贵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领域学术带头人,龙海燕深知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依存关系,深知民族语言的重要性。
龙海燕搜集的布依族摩经文献
龙海燕说,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国家,长期以来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存在语言障碍,因而严重影响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甚至会迟滞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毫无疑问是极为必要的。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国家通用语,他(她)如何能融入现代社会,如何能求学、就业,如何到更广阔的天地获得生存?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各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的热情及其水平越来越高。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正走向消亡。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内容,甚至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和保障。我们真心希望形成多语和谐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国家通用语得到普及和推广,另一方面各个少数民族语言乃至汉语方言都能传承、发展;二者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和谐共存。这是世界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付出巨大努力。
龙海燕在开阳县禾丰乡调查当地布依语
作为语言工作者,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语言工作者,积极参与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抢救和保护工作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为了方便开展工作,龙海燕刚来到贵州民族大学工作,就开始学习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他立志对贵州各种少数民族语言都有深入了解,都能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从那时起,龙海燕经常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进行调研,并乐此不疲。他说,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有几个要领:一是要热爱这项工作;只有热爱,才会快乐,调查当中遇到艰辛和困难就不会退缩。二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尊重他们的文化、习俗;要以诚相待,以心交心,可以参与他们的生产劳动和民俗活动,要争取成为他们的朋友,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三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贵州的少数民族语言十分丰富,差异很大,特点各异,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对那些“稀奇古怪”的天籁之音,无法模仿,无法把握其发音的部位与方法,更别说记录和研究了。四是调查之前,要扎实地做好功课;要预先查找同目的地有关的语言学资料,了解其语言的系属、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调查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致于茫然。五是要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政策,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
龙海燕在六枝特区陇脚乡调查当地布依语
龙海燕说语言调查不只是学术行为,也是联系群众、做好宣传工作的好时机。他说,少数民族群众一般难以认识到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价值,不会关注本民族语言的传承与发展。这需要语言工作者深入下去,进行宣传和解读,引导他们既重视学习国家通用语,也重视传承本民族语言。语言工作者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语诠释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价值,形成正确的语言观、文化观。为了解决仡佬语教学的教材问题,龙海燕团队同平坝大狗场仡佬族有识之士合作编写仡佬语双语教材。使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当地小学的师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较好。
龙海燕在六枝特区箐口乡调查当地彝语
2014年,龙海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拟对贵州的各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深入、全面调查。本课题一共设置了66个调查点;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音系词、词汇、语法单位、地方普通话、长篇语料等;发音合作人分老派和新派;成果形式有音频、视频、语图、图片、翻译、国际音标转写等,最终建立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数据库。本课题为永久保存贵州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尤其是濒危语言作出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龙海燕还十分热衷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调查整理,先后调查采集关岭、罗甸、镇宁等地的布依族民间抄本文献,并对抄本文献的持有人、使用人做了访谈,使这些行将消失的宝贵文献和文化记忆得以留存。
龙海燕在录音室采集平塘县卡蒲乡毛南语
为了推进少数民族语言的活态保护与传承,龙海燕还积极参与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测试工作,努力探索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基于这一工作实践,他撰写了论文《贵州民族语标准化测试可行性研究》,率先提出民族语“多元标准”观点,并对贵州民族语测试的目的、要求、标准化建设的可行性做了深入探讨。此项工作对推动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水平测试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努力终有回报。近年来,龙海燕主持完成或在研民族语言、文献科研课题19项,其中含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2项。论文“布依语辅音韵尾变化特征”获贵州省第十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而他个人,也被评为贵州民族大学“十佳优秀共产党员”、贵州民族大学优秀硕士生导师、贵州民族大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优秀硕士生导师、校级优秀硕士生导师等,并荣获贵州民族大学“突出贡献奖”殊荣。
“一个人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从事一件自己喜欢的工作。我现在所从事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就是我感兴趣的事,因此我会一直坚持下去。”龙海燕说。
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治桔
责编:马 欧
审校:潘小露
转载需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gzmuwx@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