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又到了一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战国时代开始,端午节至今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粽儿甜甜,情意绵绵,接下来和贵小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01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定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等等。一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比如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不过端午节因何诞生,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公认的答案,普遍认为有两种原因。
第一,也是最多人信服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屈原早年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和政客,他希望楚国能够富强,提出很多主张,但遭到了政敌的攻击和污蔑,被楚王流放。后来楚国衰败,屈原万分悲愤,跳入汨罗江自杀。后世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因此诞生。
第二,起源于古代南越地区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古代南越地区很崇拜龙,龙图腾是他们的象征,在那个时候就有比划外形很像龙的船的比赛,这就是赛龙舟的雏形,后来经过发展,就成为今天的端午节。
02
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是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盛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和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03
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先贤的故事,因为有了仲夏端午的周期性讲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在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的大潮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十分必要。屈原等爱国士人的高洁灵魂,是激励子孙后代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重要精神动力。家国情怀,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精神文化资产。我们在端午节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传统节日之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先贤的对话中,感受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维护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
04
端午节的我们
了解完以上有关端午节的介绍,接下来再看看端午节的我们吧!
端午小长假,我们多会选择回家看看,看到的是那些熟悉的场景,是赛龙舟、端午包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体会到的是那一份儿时的记忆与熟悉。每年的端午节日,家中兄弟姐妹们总是围坐在父母身边。那时,全家人的心情总是特别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的笑容,充满内心的欢愉,没有生活的烦恼,没有工作的压力,一家人聚在一起,或公园踏青,或欣赏美食,或喝酒聊天。桌凳碗筷、汤匙盘碟相互碰撞,你言我语,喋喋不休,处处交融着亲人们相聚时刻的温情,幸福温暖的家的味道尤为浓郁。让我们把最诚挚的祝福送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虽然不一定阖家团圆、见面,但诚意满满,愿大家“棕”是安康、快乐、幸福每一天。
监制:苟先茂 阮潇潇
策划:何龙
编辑:新闻与融媒体中心(曾江敏)
新闻与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