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航学子社会实践之行:
走进泗安村,调研乡村振兴现况
为探究广西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的真实状况、体会广大百姓们对中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的最真实感受,7月23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特色乡村产业振兴经验研究”实践团队走进泗安村,关注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进步与发展。
村民在平静的江边垂钓。王硕 摄
特色产业搭乘电商快车
美丽的茶江河潺潺流过,花果遍野,白鹭掠经,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泗安村是一座山水秀丽、瑶族风情十足的古老村庄。该村原是“十三五”贫困村,已于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近年来,泗安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重点、以“红色引领·全景泗安”党建工作为引领,在巩固发展种植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创立了电商服务中心,由村民合作社牵头带领群众发展电商、微商,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据调查得知,月柿种植加工一直是泗安村的支柱产业,该村利用本地资源,不断扩展月柿种植规模,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总产量10000吨,户均种植面积9.6亩,户均有果4.8万斤。全村打造农村电商“月柿深加工+互联网+合作社+企业”的新模式,与各电商平台合作,充分发挥成熟电商平台的电子商务运行、推广、营销等能力,突出与农村电子商务相结合。据相关工作人员讲解,为增加月柿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该村通过柿饼包装精致化、销售个性化等举措面向消费群体,也迎合了国家电商发展形势。电商扶贫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产品销路窄的问题,让贫困群众的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
淳朴的村民们正在赶路。王硕 摄。
多元市场协调示范区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思路,泗安村依托示范区种植、养殖产业基础,注重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动、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集约种植+农旅结合”特色示范区。除月柿种植与深加工外,该村“靠山吃山”,新建果蔬、竹笋加工基地,积极推动竹笋加工产业、养殖业蓬勃发展和瑶药博览园建设、斑瓜种植与深加工等产业发展,让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同时延伸示范区产业链,拓展示范区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把示范区打造成为一主多辅、一体多元的“美丽示范区”,泗安村民也从此走上富裕之路。
除了产业的特色化推进,泗安村农业示范区注重要素集成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组织化相结合,多方位促进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各产业的蓬勃态势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而倒逼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当地居民对该变化的形容是:“从以前的‘苍蝇到处飞’变成了如今的‘风景美如画’!”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泗安村村民的脸上。
桂航学子们前往泗安村支部委员会学习调研。王硕 摄。
泗安精神支柱未来希望
人无精神而不立,村庄发展同样如此。“马上办,连夜干”便是推动泗安村前进的村庄精神。村党支部书记周权强表示,遇到难题不过夜,连夜召开户主会,马上想办法解决实际困难,这就是泗安**和村民的常态,泗安村能够焕然一新,走出一条踏实稳进的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这股坚毅向上的泗安精神。
“在疫情期间,要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同向发力,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同步推进扶贫产业发展,把握政策良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针对当前产生的农产品加工困难和滞销问题,我们将继续利用社交电商平台的资源和优势,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实现精准产销对接,扩大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全力打造电商扶贫新引擎。特殊时期虽然困难重重,但条件再艰难咱也要干,相信我们能切实巩固脱贫成效,一定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周书记表示,泗安村发展蓝图规划清晰有力,未来可期。
桂航学子们在当地广场合影留念。王硕 摄。
原文链接:https://xiaoyuan.网址未加载/s?uid=1175221&app_version=1.1.8&sid=625355&time=1596530849&signature=WnG63ezAQDowMB0vlYg4kJYvXFvd2P1L8KN5yR9XpjPOxrbdE2&sign=f3c58771254902da58770a6d2453e06f#
原文来自中国青年网
文章来源|陈健敏
编辑|蔡知勉
责编|江欣睿 梁桦媛
审核|刘梓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