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线上教学情况大数据统计出炉!
来看看大家对线上教学的看法
一周以来,我院的线上教学工作开始正式实施。线上教学的效果如何?师生适应吗?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近日教务部组织了线上教学情况调查,通过样本数据作为参考,对改进线上教学工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一起来看。教学前期准备情况反馈
(一)课程安排的情况如何?
本学期,我院计划开课共1917门次,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有1528门课程申报线上教学,占总课程门次的79.7%,集中实践课283门次暂停。参与线上教学的教师共有576人,参与线上教学的学生达12276人。从线上授课具体形式来看,采用纯慕课形式进行教学的有376门次,占比25%;采用纯直播形式进行教学的有641门次,占比42%;采用多种方式混合形式进行教学的有477门次,占比31%;采用其他方式的有34门次,占比2%。
图1 线上教学形式统计
(二)线上教学使用的教学平台分布?
线上授课主要使用的平台(工具)为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和超星,使用课程占比分别为29%、20%和11%。
图2 线上教学平台使用分布统计
(三)学生线上学习条件如何?
对我院11063名学生的统计数据显示,10400名学生具备手机学习条件,占比93.99%;8811名学生具备电脑学习条件,占比79.64%;9513名学生居住地具备WIFI网络学习条件,占比85.98%。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学生具备线上学习条件。
图3 学生持有手机情况统计
图4 学生持有电脑情况统计
线上教学第一周情况反馈
(一)3.2-3.8线上教学开课情况如何?
线上教学第一周,我院共有917门次课程开课,244名教师参与线上教学,线上学习的学生达59367人次。据初步统计,教师共计布置课后作业6172次,第一周完成课后作业布置1157次,教师完成作业批改890次,学生出勤率达99%以上。
(二)线上教学平台课程部署情况如何?
3月2日开课前,四个主要平台所有课程都已经部署完成,其中:
雨课堂:共部署课程350门,涉及390名老师和699个教学班。全院非毕业班学生9257人中,已登录雨课堂完成系统绑定学生人数增长到9081人,绑定率达98%,未绑定学生多为休学或已申请退学的学生。第一周平台运行稳定,547个教学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21838人次。
学堂在线:共部署50门课程,涉及47名教师,2889名学生,148个教学班。第一周平台运行稳定,已开课程13门,待开课程37门。
中国大学MOOC平台:截至3月6日,教师认证数为432人、学生认证数为8915人、开设SPOC课程289门,已开课程271门。第一周平台运行平稳,课程每日学习人数分别为3949人、5200人、5380人、5801人、5652人。部分未开始的课程为下半学期课程,开课教师在添加教学内容进行建课。
超星平台:共运行172门课程,有131名教师访问并创建课程,学生用户注册率达98.3%。第一周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出现长时卡顿和掉线情况,共运行131门课程,有77名教师上线访问,上线访问学生共3779人次。
(三)线上教学平台互动情况如何?
师生主要通过习题、投稿、弹幕、点名等多种方式开展互动,互动次数累计达98440次。
图5 线上教学互动情况统计(一)
图6 线上教学互动情况统计(二)
图7 线上教学互动情况统计(三)
(四)线上平台实践教学情况如何?
学院使用维普公司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系统对学生撰写论文进行过程管理,并采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沟通软件线上指导学生,按时间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截至3月8日,已有415名教师信息,1609个课题信息,涉及到27个专业,任务书808个(完成人数占比50%),开题报告186个(完成人数占比12%)。为帮助指导教师和学生熟悉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使用流程,除提供使用手册和流程图外,还录制了学生、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各角色的流程演示视频。此外,组建了QQ群为师生进行毕业设计系统使用答疑。
三、师生对线上教学情况的反馈
我院1528门次线上课程经充分准备后部分课程于第一周开启线上教学。教务部组织开展了第一周线上教学情况调研。本次调研共收集到196名教师和4455名学生对第一周线上教学情况的反馈。
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1.教师使用情况如何?
在调研的196名教师中,有95.8%的教师居住地硬件和网络条件能够满足当前线上教学需要,1.6%的教师完全不具备线上教学的硬件和网络条件;97.5%的教师已能够基本熟悉使用线上教学平台,但仍有1.6%还没能掌握线上教学平台使用方法。因此,从实际线上教学情况上看教师对网络、教学硬件以及教学平台充分的准备工作。
图9 教师现有硬件及网络条件统计 图10 教师教学平台熟练度统计
据悉,我院教师不仅充分准备好教学平台,还准备好备用教学平台以应对线上平台拥堵等突发情况。经统计,我院77.48%的教师都备有不止一个教学平台,其中,腾讯课堂、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腾讯会议和QQ视频是我院教师认为上课效果优秀的五大教学平台。
图11 教师教学平台使用数量统计
图12 教师推荐教学平台统计
2.学生使用情况如何?
经学生反馈,大多数学生都通过两个及以上的学教学平台参与线上学习,其中89.6%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掌握所用教学平台使用方法,而10.4%的学生仍对教学平台使用不太熟悉。在所用的教学平台中,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平台依次分别为腾讯课堂、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腾讯会议。
图13 学生线上平台熟练程度统计
图14生喜爱教学平台统计学
(二)教师教学情况如何?
调研数据显示,我院教师人均线上开课门数为1.7门,其中87.68%的教师开课居于1-2门,12.32%的教师线上开课超过2门。在教学要求方面, 96.4%的教师能够在课堂前后向学生详细介绍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及考核方式;有86.3%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课堂互动十分重要,且在线上课堂中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互动。
图15 教师线上开课门数统计, 图16 教师线上课堂互动重要性统计
我院教师对存在学习疑问的学生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辅导方式,其中,29%的教师会引导学生使用平台回放课堂内容进行学习,26%的教师会采取引导学生在课程区/讨论区答疑,20%的教师会与学生建立联系辅导学生学习,部分教师还会给学生发送教学相关材料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图17 教师对存疑学生的辅导方式
据调研数据反映,教师线上教学主要压力来源于无法及时观测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平台不稳定和拥堵、线上授课疲劳、师生互动不易开展。
图18教师线上教学压力来源统计图
(三)学生学习情况如何?
根据学生数据反馈,线上开课第一周每位学生平均7.26次课,76.9%的学生反映已经基本上适应现在的线上教学模式,19.3%的学生则处于逐渐调适中,3.8%的学生反映仍未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建议教师及时发现未能适应线上教学同学并多做心理和知识方面的辅导工作。
图19 学生线上教学适应情况统计
在教学方式方面,学生最为喜爱的是直播教学、慕课+直播混合式教学,不太喜欢慕课和录播教学方式。线上授课时间方面,93.7%的学生认为每次课堂教学时间不应超过60分钟,其中,45.1%的学生认为每次课应控制在40分钟以下,48.6%的学生认为每次线上教学时间应该控制下40-60分钟。
图20 学生喜爱的授课形式统计
图21 学生认为合理的线上课堂时间统计
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会于课程前进行预习,其中,63.5%的学生会在大部分课程进行前预习,29.2%的学生仅对个别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互动参与方面,74.8%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教师课堂互动之中,仍有15.2%的学生很少或是从不参与线上课堂互动。
图22 学生线上教学课前预习情况
图23 学生课堂参与互动情况统计
另外,数据也显示,大部分学生课后积极复习,其中有72.5%的学生反映基本都会课后复习,24%的学生反映只对个别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课后复习,3.6%的学生从不进行课后复习。而对于课堂上没能掌握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观看直播回放或是通过查找线上学习资料进行自学,仅有27.2%的学生会主动请教老师或是同学。而相关数据则显示,95.3%的学生则反映自己的相关问题得到了授课教师的及时回复与指导。数据对比说明,学生请教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仍有欠缺。
图24学生课后复习情况统计
图25 学生对课堂上未掌握的知识点的处理方式统计
线上学习知识点掌握情况方面,74%的学生反映能够掌握线上课堂的大部分知识点,26%的学生反映线上课堂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在6成以下。
图26 学生线上学习知识点掌握情况统计
线上教学满意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对本次线上教学持比较满意的态度,极少部分同学对本次线上教学持不太满意态度。线上学习压力来源统计显示,学生反映最多的依次为网络平台切换频发、网络条件较差、学习资源过多、家庭环境比较嘈杂。
图27 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统计
图28 学生线上学习压力源统计
结果反馈
自线上教学工作开展以来,在我院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正确领导及各部门师生通力协作下,经长时间精心准备,线上教学如期顺利开课。从第一周院级和系(部)级线上教学督查数据以及师生线上教学情况调研数据来看,我院线上教学工作开展有序平稳、线上教学秩序井然,师生对线上教育教学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诸如教学平台、教学方式等需调整优化问题,教务部将继续秉承“同质等效”原则协同教学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线上教育教学督查和改进力度,持续提升我院线上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并以本次大规模线上教学开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与图书与网络信息中心协作建立学院自有教学平台,努力建成一批具有我院办学特色的优质精品课程,同时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我院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平台后盾。
来源/教务部、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王博
审核/吴宇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