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专业概况
本专业以培养面向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突出“校企合作-研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面向工程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和工程视野等能力。该专业区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省级教学名师2名。
现有机器人实验中心、计算机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并依托广西图形图像重点实验室、云计算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拥有计算机智能控制创新基地和嵌入式创新基地。目前专业实验室总面积约350平方米,配备大量组装机器人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年来,教研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跨行业基金、省部级基金以及企业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约10余项,与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
二、培养目标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计算机、控制、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在工业、科技、教育、医疗、管理等领域从事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
以智能机器人为主要平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为主攻方向,在互“联网+”背景下,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及时跟踪智能科学前沿知识与技术,培养具有数学、计算机、电子、控制基础知识,以及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等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新型智能工厂和企业进行各种智能化产品及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应用与维护的需求。
四、学术科研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项目训练,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Google(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银奖。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课题组的有利条件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进一步提高学术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
五、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1、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往
期
推
荐
版权声明
指导 | 邹 娟
文稿 | 招生信息网
美编 | 李家欣
封面 | 李家欣
校对 | 李家欣
审核 | 张 娅
以上内容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招生网发布的部分招生专业信息,查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所有省份招生专业简介及各专业就业情况,请点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招生专业汇总
快速查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招生计划:
回复【招生计划】即可一键查看
相关推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