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兴宾区是广西桑蚕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桑蚕生产已成为我们这个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积极投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学校组织安排了此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利用此次假期返回家乡,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桂航博学笃行小分队成员主要围绕“聚力乡村振兴,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主题,于8月4日到来宾市兴宾区桥巩镇文武村桑蚕基地进行调研,调查在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桑蚕基地产业化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由于疫情影响,实践团队只安排了部分成员前往来宾市兴宾区桥巩镇文武村进行实地调研,其余成员在各自的家乡进行采访调研。2021年8月4日上午10点,实践团队成员乘坐高铁、公交车来到桥巩镇文武村开展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成员们都有所收获,了解到了文武村桑蚕基地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挥的重大作用。
文武村桑蚕示范基地基本情况
桑蚕基地位于兴宾区桥巩镇文武村,文武村委下辖4个自然屯,一共736户,2930人,贫困人口71户,303人,2019年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该基地生产发展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种桑养蚕,规划种植桑园面积100亩,养蚕20张。二是深加工蚕茧,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目前于2019年3月开始建设,2020年4月投入生产,属于全体村民所有的集体经济项目。规划建设面积100亩,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上级财政项目资金,后盾单位帮扶资金和村民合作社投入资金。近两年来文武村通过发展桑蚕种养,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解决部分贫困户和村民的劳动岗位,通过打造示范基地起到带动辐射的作用,带动周边村屯发展桑蚕种养。
通过本次的实践调研采访可了解到:当地为了该基地更好的持续发展下去,文武村桑蚕基地下一步的三大目标:一是建设、经营好基地,争取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20万元以上收入。二是扶持贫困户发展桑蚕业,实现产业扶贫;吸纳部分贫困户就业,巩固脱贫成果。三是通过提供育苗、技术指导、深加工方式,带动周边村屯发展桑蚕业,推动桥巩镇产业转型升级。
实践团队成员实践调研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首先来到了文武村村委,与当地的村委书记沟通交流,书记带领着团队成员到仓库参观了今年文武村桑蚕基地养蚕收获的天然蚕丝被,看到村民们其乐融融地加工蚕丝被。书记谈到:“等加工包装完成,就准备将这批货运到外地销售,农民们又可以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当地的人们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盖上了蚕丝被,这种被子非常柔软舒服,质量又好。自从文武村桑蚕基地成立、开始养蚕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紧接着,实践团队成员在肖书记在指导下,前往兴宾区桥巩镇文武村桑蚕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到了基地,一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区域的桑树园和6个蚕房大棚,团队成员对当地养蚕村民进行采访,在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桑树园,当地的村民非常热情耐心地为实践团队成员们讲解许多关于桑树的种植、养蚕的过程、桑蚕基地的发展模式以及制作蚕丝被的过程和工艺等。让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采访调研结束后,队员们也与肖书记交流了本次活动的心得,随后返回各自家乡进行实践总结,本次实践调研圆满成功。
文章作者|覃爱华 蓝民富 李浩
编辑|罗雪
责编|王清语
审核|刘梓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