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出品“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系列云讲堂。
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主讲的“百色起义精神”正式上线,该课程在“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系列云讲堂开讲,于近日亮相人民网、党史学习教育官网等平台。
百色起义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韦拔群等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中共历史上著名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实践,也是我们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创举,谱写了汉、壮、瑶、苗等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团结战斗的新篇章,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
韦拔群,坚定的革命意志
百折不饶,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表现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红七军主力北上之后,敌人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围剿”。韦拔群带领留守部队坚持游击斗争,睡山林、住岩洞、吃野菜、啃树皮。为了增强部队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专门写了一首题为《革命到底》的诗歌鼓舞大家战斗。诗中写道,“穷人闹革命,众乡亲,雄心要坚定,今日处恶境,但相信,雾散天会晴”。为了表达自己坚定的革命意志,韦拔群还把自己的三个小孩分别取名为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最后包括他和他儿子在内的10多位亲人都惨遭敌人的杀害。无论条件怎样艰苦,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以韦拔群为代表的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和旺盛的斗志,谱写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奉献拼搏,体现的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展示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求解放,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南征北战的一支劲旅
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起义之后的红七军北上,主力部队历时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转战3000多公里,经过大大小小的战斗120多次,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部队由最初的7000多人,最后减少到只有2000余人,终于在赣南与中央红军顺利会师,并且编入了红三军团,后来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了人民军队南征北战的一支劲旅。
当时,百色田东县有一个叫百谷村的地方,全村86户人家,除了一户地主逃走之外,有85户共131人参加了赤卫队和红军,之后又有69人随红七军北上江西,先后有16名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团结务实,体现的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族民众谋利益,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架起党与民族密切联系的桥梁,始终保持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百色起义时,党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提出了壮、汉、瑶等各民族一律平等这个主张,经济上不分民族同样参加土地分配,废除徭役和一切经济剥削,政治上大力选拔各民族干部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工作,真正实现当家做主。如当时的右江苏维埃政府十一名成员当中,就有五名壮族,一名瑶族。在红七军中,有三分之二是右江、壮、瑶等各少数民族的子弟,部队当中的连排干部大多数都是本地的干部。
强大精神动力
争先创新,指的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实际结合起来。
当时年仅25岁的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的过程当中,坚持把革命胆略与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成功地做好俞作柏、李明瑞等广西地方实力派统战工作和兵运工作,将旧军队改造成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确保了百色起义的胜利。起义之后,邓小平又带头走进壮乡瑶寨,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并颁布了符合民族地区革命实际的《土地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一系列的政策,让少数民族同胞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右江革命根据地,也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和发展,邓小平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创造性地指导了当时广西革命斗争的实践,突破了“城市中心论”的框框,也开创了我们党领导边疆民族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局面。百色起义精神,是新时代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新青年
倾听学者讲述再历百年征程
赓续红色血脉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让我们共同汲取伟大的精神动力让新时代见证今朝的师大力量
更多优质“云课堂”等你来学习
深入学习百色起义精神
走进更多”云讲堂“
可扫描下列二维码
我们一同再历百年征程
我入驻【抖音】和【快手】啦!
赶紧加我为好友吧★
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
加我好友吧:
使用快手扫码
加我好友吧:
精彩图文推荐
二度下水,勇救两人,给这位师大英雄点赞!
速看!返校规定有哪些?暑期实习如何安排?新《通知》告诉你新要求
立秋 | 秋天的第一首歌,官微君给大家送来啦!
来源:党史教育学习官网
编辑:高梦娟
校对:龚铭玥 廖靖芳刘悦
审核:张婷婷宁婧怡
微信号gxsd1932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