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大暑
元朝·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民间俗语云:“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2021大暑节气时间:7月22日22:26:16,农历六月十三。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有大雷雨出现,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风俗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烧伏香
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还有一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饮伏茶
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大暑节气健康预测
大暑节气在五季中属长夏,土气所主,脾胃二官当令,也恰好处在辛丑岁四之气(2021.7.22-9.23),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
湿气上腾,蒸腾的湿气与热气互相相博,暑热之气明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注意防范中暑,也容易出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浮肿;湿热下注,可致肠炎、大便出血等。
大暑饮食宜:消暑、祛湿、远寒
炎热大暑,养生之要第一为消暑。《黄帝内经》曰:“壮火食气”,李东垣在《脾胃论》说:“热伤元气”。过热会损耗人体之气,故有“暑天无病三分虚”的说法。在大暑时节,可食用一些解暑食物,如蔬菜、瓜果、百合、玉竹、西瓜、苦瓜、绿豆粥等食物,汗出量多者需适量补充淡盐水。
暑多挟湿,湿性重浊,易阻碍全身气机运行。人体感受湿邪便觉困倦乏力,四肢重着,食欲不振,胸中气机不畅,则胸闷心烦,难以入睡。故可服用将炒薏仁、山药、芡实与大米同熬成粥,健脾祛湿生津化气;又可将荷叶、山楂、乌梅、陈皮煮茶代水饮,益气祛湿亦消暑。
精亏体质者饮食中应适当食甘凉为宜。养心阴者宜食酸甘味,如:菠萝、山楂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雪糕、冰镇饮料等少用或慎用,炎炎夏日,气血浮于外,脾胃相对“虚寒”,贪吃寒凉食物,更容易损伤脾胃。
(乌梅山楂冰糖汤)
大暑膳食
Summer
绿豆南瓜汤
【配料】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
【做法】绿豆清水洗净,南瓜去皮、瓤切成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15分钟,再下入南瓜,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调味即可。
【功效】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气。
焦麦茶
【配料】:大麦100g
【做法】:将大麦炒焦,再加1500-2000毫升水煮开晾凉后饮用
【功效】:防暑利湿。
「 紫苏砂仁鲫鱼汤」
温中化湿,理气和中
相关阅读:【食疗】 温中健脾理气化湿的苏叶砂仁鲫鱼汤
大暑起居养生
01
首重睡眠
一天之中,午时为阳中之阳,心经旺盛,易昏沉,需要伏枕小睡一会儿,育阴养心血。对神经衰弱、焦虑、心脏不好的人来说,午睡和晚间早睡尤其重要。
02
大汗时,忌马上洗冷水澡
出汗后马上洗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内热散发不出去,很容易中暑;还会使脑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严重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3
夏不敞胸、热不凉背
炎热的夏天要注意防寒。胸背受凉,容易出现肠胃、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防止寒邪和风邪侵入。
芳香化湿防中暑
气温最高的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一旦出现上述中暑先兆,应立即移至通风处休息,给予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平时可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以达到芳香化浊、祛暑解表的功效。
辟秽除湿香囊
主要成分:艾叶、石菖蒲、藿香等
可随身佩带在身上和床边
芳香祛湿解毒
孩童暑湿发热药浴包
含香薷、荆芥、柴胡等,煮水泡浴。
(中医治未病小儿洗浴方)
大暑经络养生
大暑中伏时,穴位最敏感,经脉气血最流畅。
按揉风池穴和太阳穴,疏通膀胱经,可以疏风清热,开窍镇痛,通络止痛,清热除烦,预防中暑。
还按这些揉穴位可有助于经络通畅,调理气机。
视频来教您
大暑正值中伏。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都是庚日,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也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此时江河水量充沛,奔腾入海,人体经络亦是气血旺盛,此时行经络治疗,疏内调脏腑,事半功倍。
中医讲究个体化辨证施治,不同人的节气中医调护方案请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分析后选方选法,不可盲从“三伏贴”。
坤土建中三伏治疗
“天人相应、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治病首要法则。三伏处于农历24节气小暑至处暑间。2021辛丑年,涸流之纪,湿乃大行,风气来复,故水亏则反阳,木煽则火炎,湿土缠绵则火郁。而三、四之气阶段主、客气皆成“太阴湿土/少阳相火”局,更易致“痞”,故三伏治疗,健中焦,复其“转枢”之用;救庚金,复其“从革”之用为治疗大法。
2021辛丑年“三伏治疗”时间
初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夏将结束,顺颂夏祺。
雨热同在,亦盼亦患的时节。
愿能化伏为安,
万物荣华。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工作室&大学生通讯社
来源 |一附院
排版 | 党委宣传部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