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分享 | “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永远冲锋在强军路上

广西民族大学,艺考

广西民族大学

2021-7-12 15:08:46 文/江瑾瑜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大师生共同学习党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传媒学院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韩紫桐同学讲述的党史故事。

党史故事分享——“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永远冲锋在强军路上。

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2010年12月入伍,上士军衔,南部战区陆军某大队士官,曾荣立一等功,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自2015年开始,他积极报名参加边境扫雷行动,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执行云南边境人工扫雷任务时,杜富国和战友艾岩突然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爆炸物。面对疑点重重的爆炸物,作为组长的杜富国命令战友,“你退后,让我来!”排查过程中,突遇爆炸。生死瞬间,杜富国用身体保护了身后的战友,而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三天三夜,连续5次大手术,杜富国终于闯过了鬼门关。恢复知觉后,他第一句话就问:

“艾岩怎样?”

他提的第一个要求是:

“赶紧治好我的伤,我还要去扫雷!”

每天,杜富国的双眼和浑身的伤疤,都需要清洗换药。撕裂般的疼痛,让常人难以忍受,但他硬是一声不吭坚持了下来。因为他心中有一个目标:早日重返雷场为人民群众排除雷患。

当得知自己失去双眼双手的残酷现实后,他稍作沉默,反而安慰起领导和医生:“我不能扫雷了,但我还可以给人们讲扫雷的故事。”

起床号、开饭号、熄灯号……在医院康复治疗期间,每天周边军营嘹亮的军号声,成了他认知时间、安排生活的时间表。

清晨,在军号声中,杜富国起床、穿衣、洗脸、挤牙膏、刷牙……慢慢地,他逐渐实现了生活的自理,甚至能把被子叠成部队标准的“豆腐块”。

上午9点到11点半,戴着智能假肢的他开始练习写字,“永远前进”是他常写的四个大字。“字写在纸上是有声音的,要听每一个笔画在纸上摩擦的声音来判断位置。”他靠着受损的听力落笔。现在,杜富国的字写得特别有力量,给人以希望。

杜富国的英勇事迹经媒体报道后,被广为传颂。他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第七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还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荣获“最美奋斗者”和“时代楷模”称号。

很多人记住了杜富国的那句——“让我来!”这是他用生命奏响的时代强音,是用“生命担当使命”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吹响的冲锋号角。

来源 | 学习强国

排版 | 马沁言

编辑 | 陆艺潇 杨皓淇

审核 | 荣子卿

监制 | 王文娟

指导 | 陈铭彬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西本科院校-广西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广西民族大学-党史故事分享 | “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永远冲锋在强军路上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