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片
专业名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1003
学制:四年
学业授予门类:工学学士
设立时间:1993年
所在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Notice
专业介绍
01专业定位
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联合攻关能力的学术队伍;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培养能够解决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中遇到的水污染和水安全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成办学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02教研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胜任给排水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岗位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成为给排水工程及相关领域工程一线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在广西水工业领域发挥优势作用。
03历史沿革
1993年创办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994年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广西唯一具有学科专业学士、硕士授权点的教学单位;2010年获广西高校重点学科;2016年获批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专业招生规模约100人/年左右;通过26年的办学,已向社会输送2000余名人才。
04特色优势
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治区级教学团队、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等10个省级以上教学平台(质量工程);教师中拥有省部级人才称号者4人;专业以“宽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全体学生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都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发展后劲,能够在水工业技术进步、用水安全保障等领域做出引领。2019年中国科教评价网公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显示,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进入竞争力排行榜的前20强(4星)。
师资团队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3人,高级职称占总数80.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占总数85.7%;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45岁以下教师占总数80.9%;教师分别来自于国内外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来自985、211高校、中科院和国外知名院校的教师比例为52.3%;专任教师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曾鸿鹄教授
李海翔副教授
何霞特聘教授
教学科研成果
近五年教师承担省部级教改教研课题12项,发表教改论文80余篇;教师参加省级教育教学大赛获奖5人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篇),出版专著6部,申请专利40项(获得专利授权1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近三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项,获得广西“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创青春”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省部级科技竞赛奖励8项,获得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互联网+”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励12项,获得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2篇,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篇。
PROF
部分获奖成果
实验室与设备
污水处理研究室
常规分析仪器室
精密仪器——原子吸收分析仪
精密仪器——TOC实验室
百名学子看世界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 |
Notice
优秀校友代表
袁靖(董事长)
班级:给排水98班
公司名称:嘉诺资源再生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韦海涛(总经理)
班级:给水排水工程1994级
公司名称: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广西金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桂林理工欢迎你
END
看了关于给排水专业的介绍,想必大家对这个专业有了不少的了解,小V在此静候你的到来。
文章来源|环院Visio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