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片
专业名称 | 环境工程 | 专业代码 | 082502 |
学制 | 4年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学士 |
设立时间 | 1993年 | 所在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Notice
专业介绍
01专业定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工科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良好专业素质的环境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节能环保工程公司、环境检测与技术咨询公司、工矿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环保领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调试、环境监测、技术咨询、设施运行维护、规划管理和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毕业五年后能够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部门的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人员。
02社会要求
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和大气污染控制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批具有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环境监测评价及管理的能力的环境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
03历史沿革
本专业自1993年设立环境科学系,在1995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并同时招收专业函授生。1997年合并为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学校的不断发展,环境学院在2009年逐渐成立了环境工程教研室,在2014年开始设立博士学位授权与流动站,并且在2019年本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04特色优势
本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评,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
05主要课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土壤污染与控制、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
优秀教师
刘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桂林人。2000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2003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工学硕士;之后,一直在桂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9年6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项,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4篇,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授权5项。
教学科研成果
现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环境工程),中央与地方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岩溶地区环境污染防治与水安全中心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实验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重金属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自然基金创新团队1个(有色金属矿区的环境污染与植物地球化学及修复),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及精品课程7门,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区域性行业废水治理与用水安全保障、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发),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西部地区环境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院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近年来,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内的自治区级以上教育科研、教学改革项目10多项,近年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等6项。学院发扬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在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内先进、部分达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近年来,获得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在内的各种奖项二十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
部分获奖成果
百名学子看世界
实验室与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Notice
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刘福强
班级:环境工程1995级
职称: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姓名:章春芳
班级:环境工程2009级
职称: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
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创办于1993年
属桂林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院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院校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章来源:环院Visio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