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你怎么说
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说端午
但是端午是怎么说的呢
它又是有哪些来源呢
就跟小百一起看看端午怎么“说”
01
追念历史人物说:
纪念屈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人拿饭团、鸡蛋等食物喂鱼龙虾蟹、雄黄酒倒进江里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
安康

迎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
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02
“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03
端午十说: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四说认为为纪念先贤介子推、五说认为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六说认为是为迎“涛神”伍子胥、七说认为是为祭祀先祖日、八说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端午节你怎么过
五月五,是端阳
吃粽子,挂香囊
门插艾,香满堂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些习俗的发展
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广西壮族自治区:戴艾叶、吃粽子】
广西人过端午时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备牲醴等;而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则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而保健、避疫,又主要体现在挂艾叶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药浴、泡饮草药酒和雄黄酒。
【舟山定海:系五彩线】
浙东的舟山,端午习俗与宁波基本一致,悬葛蒲、艾草,吃粽子、乌馒头,吃“五黄六白”等。当地人除了挂香袋外,还会给孩子手腕上系上五彩线。五彩线,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孩子压邪避毒、长命百岁。系线时,且须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
【金华浦江:制虎头鞋】
在浦江,部分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依然在端午节来临前,坚持为幼童手工缝制虎头鞋。据说,虎是一种吉祥物,穿着虎头鞋的孩童,不仅会长得虎头虎脑,还能得到庇佑,没病没灾,寓意美好。
【嘉兴桐乡:蜘蛛煨蛋】
在桐乡石门镇,给孩子吃“蜘蛛蛋”驱毒,以此过端午的习俗鲜有人知。从石门走出去的漫画大师丰子恺,曾在《端阳忆旧》文内,详述了蜘蛛煨蛋的节日记忆。近年来,随着嘉兴深入挖掘端午民俗,丰子恺的儿时记忆再现于眼前。
【绍兴柯桥:看《白蛇传》】
绍兴人过端午,纪念的是东汉时为救父投江的孝女曹娥。当地最喜欢的过节方式,是看《白蛇传》。越谚有云:不看《白蛇传》,算不上过端午。旧时,在端午节下午与晚上,各剧场戏院、各剧种,都会上演《白蛇传·盗仙草》这一剧目。
除了上面这些有名的地方习俗
你的家乡又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
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怎么说
临近期末,我想利用端午假期,好好复习和总结各个科目的学习内容。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又称苦瓜节,有家门口插药草辟邪祛秽、洗“药草浴”的传统习俗,做一些特色美食来过节,如酿苦瓜寓意先苦后甜、包粽子蒸发糕寓意高中状元、做糍粑寓意团团圆圆等。祝家人们平安喜乐,健康快乐!
——@小孢子
今年端午刚好是英语四级考试就不回家了,考完试就出去放松一下。家里人这一天都会早早起床去摘艾草枝,回来在家里面的每一个家门口都插上一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寓意招百福,可使家人身体健康。希望以后可以经常回家看看,希望家人身体健康。
——@Eternity
端午节你怎么不一样
中华大地广阔无垠
五十六个民族夺目耀眼
每一个地区在传统食物上
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跟小百来看看有哪些不同的端午粽子
【闽南地区】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千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端午节安康
【北京地区】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3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乘代替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乘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安康
【浙江地区】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瑶族】
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凉粽子。
端午节安康
【審族】
審族粽子,民间称拈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播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端午节你怎么看
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这次端午和四六级碰撞的特殊时段里
很多百院学子都在异地过节
他们心里是否回想起家乡的端午
我想对家里人说,我很想您们,想回去但是时间太短了,很多话想说,想和您们分享大学生活,但是打视频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希望您们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要注意休息,在炎热的夏日里记得多喝水。最后祝我的家人和同学们身体健康,端午安康!
——@小唐呀
端午回家,我打算在端午那天和外婆学习包粽子,一起准备一大桌晚饭。每到端午,我们都会在门口挂上香蒲,寓意是驱蛇防虫,拿煮好的粽子祭拜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端午节希望家人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端午安康!
——@宁宁超棒的
每次节日之际就很想回家,但是距离太远,只能异乡想念着家人,但庆幸的是还有朋友陪在身边,也很开心。我家的端午习俗不例外也是吃粽子,有甜粽子也有咸粽子,还挂艾草在门口。在端午佳节,希望我的家人朋友身体健康万事顺意,真的超爱他们!
——@田不甜今天甜了没
端午就不回家了,路途遥远,在这个假期里,我打算把没完成的作业给完成,自己也要复习一下学过的课目,在假期好好地学东西,解决后顾之忧。希望父母能多注意休息,每天早点回家,吃个饭。
——@微光似繁星
今年端午考完四级打算在学校周围转转,看看风景散散心。在家里过端午节我们会包粽子,拜灶神,祈求平安。虽然没能回家跟家人团聚,依然希望家里人开开心心,身体健康。
——@姻姻
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我们都要乘风破浪不负粽望小百祝大家时常快乐,永远安康 要多吃粽子呀!
END
百色学院
图片:刘学津 农静 何金穗
文字:田兰英 何媛媛 何金穗
排版:何金穗
责编:欧承佳
主编:韦德强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