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百年党史
传承红色基因
学党史 铭党恩
一心一意跟党走
接下来的党史答题
小百将与你一起参与哟~
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共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 )。
A、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C、建立并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答案:D
解析: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这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比革命阵营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二是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在主观上,是陈独秀等人在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2、中共出现“文革”失误,在认识上的根源是( )。
A、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估计和分析
B、对当时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
C、建国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D、毛泽东个人专断的领导作风
答案:A
解析:毛泽东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对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这时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过去几年的农村“四清”、城市“五反”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所谓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这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发动“文化大革命”在思想上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考查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概括能力,对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能力以及论从史出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准确识记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明确其目的或作用,分析比较其共同点,选项④不属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应排除。正确选项为A。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4、过渡时期总路线就其基本任务而言,所体现的基本特征是( )。
A、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
D、发展科技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答案:B
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之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很显然,解放后,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方面并未发生较大变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5、中共之所以能够明确地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共是无产阶级政党
B、中共正确分析和认识了中国国情
C、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
D、中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在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开展活动的,从何处着手进行革命,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搞清楚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注意在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对于党制定当时的革命纲领给予了直接的帮助。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6、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
A、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正确处理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D、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
答案:B
解析:“八大”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7、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政策与过去的主要不同是( )。
A、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
B、限制富农经济,中立富农
C、保护民族工商业者
D、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答案:D
解析:1950年2月到七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党中央总结了历史经验,经过讨论,提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路线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经三中全会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由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将党的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形成法律。这一思想的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对富农政策的实际转变。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8、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答案:A
解析: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9、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D、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问题
答案:D
解析: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新三民主义的区别: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10、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指( )。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克服右倾错误到克服“左”倾错误
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
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到独立解决党内问题
答案:D
解析: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向下滑动查看答案
学党史 跟党走
进入新时代
我们学习党史是为了
知古今明大义续荣光
同学们
一起加油呀!
百色学院
排版:王志擂
责编:欧承佳
主编:韦德强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