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教育部《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21〕7号)获悉,我校两门课程入选:赵劲民教授负责,韦秋文、甘嘉亮、周嘉、梁秀安、曾雅畅、蒙永毅、蒋丰亦等老师参与的本科生课程《临床技能学》;苏莉教授负责,叶力、蒋俊俊、钟秋安、黄颉刚、唐咸艳、刘顺、龙建雄等老师参与的研究生课程《现场流行病学》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中,《现场流行病学》是全区唯一入选的研究生课程,《临床技能学》是全区入选的四门本科课程之一。
《临床技能学》课程遵循广西医科大学培育德医兼修、理论厚实、技能突出、创新引领、担当有为具有大健康理念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的办学定位,于2013年正式开课。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扣准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找准思政教育切入点,整理思政教育素材,重构教学大纲和教案,将思政教育元素与技能教学内容一一匹配,运用模拟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培训临床技能的同时,自然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准”医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注重摒弃传统灌输式课堂,打破单一操作练习的“唯技术、唯操作、学未以致用”的教学瓶颈,聚焦医学生培养的核心目标--掌握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初级临床能力,遵循新时代医学教育目标,对标国际医学教育六大核心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专注于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在掌握规范临床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品德和职业精神,实现德、识、能全方位育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教研室开设的课程,是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紧扣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场流行病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与技能、形成较强的公共卫生实践应急处置能力和科学思维。该课程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并紧密结合MPH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及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处置现场调查方法、现场调查中的实验室工作、现场调查工作中的法律与伦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生物与化学恐怖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章节中,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从而培养既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品德、勇于冲锋陷阵和无私奉献精神,又具有扎实现场工作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有责任、有担当、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公共卫生。
广西医科大学微信
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管
来源:教务处
责任编辑:何梦莹
审核:许虹靳芳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