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Consumer Rights Day
什么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提高消费权益保护意识
那些自我保护的小技巧
你知道多少呢?
权益保护活动·进校园
活动现场
学习消费知识,科学合理消费。为提高我校师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由学校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组成法宣会在“3.15”这一天,为大家举办了一场普法宣传,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更多的“3.15”消费者的权益以及维权方式。在他们看来,作为一名法学生,就应该把成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让大家了解法律,保护自我权益。
“今天,你剁手了吗”
通过各渠道的消费是日常
每天不是在买买买
就是在买买买的路上
直播网购买到假冒商品
APP不提醒自动续费
办完卡遇到商家跑路
.......
保护合法权益,快来识破陷阱
热点一
出行、旅游、餐饮消费纠纷呈多个爆发点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与之相关的如交通出行、旅游服务和餐饮住宿等消费投诉增多。尤其在疫情初期,因防控需要,消费者纷纷要求免费取消飞机航班、酒店住宿、游乐场、餐饮服务等预订单,但商家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退款或者收取不合理的成本费用。
热点二
网络消费服务矛盾凸显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随着网购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网购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良莠不齐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日用品、生鲜食品和防疫产品,相关投诉为此增多。消费者反映,商家宣传与实际不符、商家不履行“七日无理由退换货”、单方“砍单”以及社交网络平台也趁“疫”售假、诱购。另外,“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的消费模式也带来了“参与销售主体多且责任不清晰”、“涉嫌虚假宣传”和“售后维权难保障”等新问题,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热点三
预付式消费争议投诉多
预付式消费因具有优惠、便捷、资金快速回笼等优势,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一致青睐。但预付式消费的提前支付性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单方风险,极易引发纠纷。
2020年由于疫情,一些经营者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难以按照承诺履行合同;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关门停业、破产,导致相关纠纷数量激增。被投诉的行业覆盖教育培训、美容美发、运动健身、婚纱摄影、驾校培训等多个服务领域,涉及的金额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热点四
以旧换新”有猫腻
举办“以旧换新”活动,制作了抬头为联通、电信、移动的业务受理单等多个虚假合约,同时捏造多个虚假的“陷阱”条款,通过“免费领手机”的噱头,诱导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活动,并签订虚假合约。待消费者签完且办理低档位套餐服务,想领取手机离店时,便告知必须履行有关条款,否则个人征信会受到不利影响。想解除合约的话,要办理更高档位的购机套餐服务,或是以全款价格(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无任何绑定要求的裸机。
热点五
免费扫码抽奖有预谋
从化区受理一宗“抽奖中手机被骗话费”的投诉。消费者表示,他路过一间“5G体验馆”的手机销售店时,销售人员邀请免费参加扫码抽奖活动。让人惊喜的是,他扫码免费抽中了一部手机。销售人员当场表示,他们与移动公司有合作,消费者要免费使用中奖手机得先预存3990元话费,并支付298.88手续费,先到账400元后剩余的钱分6个月到账。这位消费者支付费用后,有点担心上当受骗,于是拨打了10086并到附近的移动营业厅现场咨询,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均表示没有这回事。随后,消费者要求手机销售店退款,但遭到了拒绝。
关于维权,他说
@胡同学
我和朋友有一天无聊,在某平台看到一个算命测试,只需要8块钱。她先去试了一下,很惊讶地跟我说挺准的,我就以玩的心态去尝试一下看看怎么算的,就以四个信息:名字、性别、生日、籍贯就能算出来,还让我等30分钟,我就更好奇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算出来的一大段字和我朋友的一模一样,一字不差,然后我就立马退款了,跟客服说,他也就一个字退,我也就没多去计较了。
@陈同学
平时就很喜欢喝奶茶,有一次买了一杯水果茶,可是在杯中发现一只虫子,我就找店员理论,没想到反被店家说是她自己放进去的,出于无奈我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在点评软件上反映情况,而最后开始消费者维权电话,通过消费者维权部门的帮助,事情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店家也向我道歉并退了30块。
@王同学
我记得当时买了新手机,怕摔坏了就去某宝定制了一个手机壳,等了几天,收到货之后发现手机壳的型号不对,摄像头那个位置的孔是错的,有点生气,等了几天居然弄错,然后我去找客服,他很久都没有回复我,也没有帮我解决。
作为一名消费者
当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
你应该怎么做呢?
S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例如将自己购买的物品给经营者看,确保是假货,对方认同后,给予一定的补偿。
S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我们可拨打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向其反应自己的问题,请其帮我们进行维权。
S3:
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
当我们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向其反映自己购买的东西存在质量等问题,然后告知是哪个经营者卖的,让行政部门帮助我们维权。
S4:
仲裁机构仲裁
我们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维权,这种维权虽然有些麻烦,但效果是最好的,提供相关的证据,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S5: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在我国,诉讼大致分为三种形式:(1)刑事诉讼;(2)民事诉讼;(3)行政诉讼。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维权不仅仅是今天
学习法律知识
保护个人权益
在买买买的路上
擦亮自己的双眼
做理智的消费者
/资料来源/
羊城晚报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法宣会
/文字/
新媒体中心庞秋怡
/编辑/
吴嘉雯
新媒体中心陈丽婷
/审核/
阮龄娴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邮箱:742043146@qq.com
版权 COPYRIGHT
图文由@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新媒体中心编辑整理
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往期推荐
1.绿了!
2.为什么选择松田职院?答案在这里!
3.定了!五一假期这样放!
4.别再被骗了!
了解详情
更多精彩
PICK US
① 官方微信公众号
② 官方微博
③ 官方抖音号
④ 官方B站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