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火大(九)】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团队系列介绍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2021-8-27 14:22:08 文/汪弘文 图/杜雨婷

关注

编者按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作为中山唯一中国高职“大满贯”学校,学校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团队,积极主动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职能。

目前,学校建成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团队,9个市级研发平台(中心、工作室),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4个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团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0多项、省部级奖项300余项,仅2020年就完成横向到账金额250余万,为近60家企业开展了横向服务,拥有授权专利308项。

近期,我们将围绕这14个科创服务团队进行展示,全面展示火大背后的技术与创新。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绿色智能包装技术研发团队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团队简介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依托国家“双高计划”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群和国家级包装检测中心,以中山市可持续包装工程技术中心的科研与人才优势为基础,顺应全国绿色包装、智能包装的发展趋势,根据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包装产业布局,结合大湾区和产业园区对包装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需求,本科研创新团队主要围绕食品药品包装开展绿色包装材料技术、新型智能包装技术和绿色整体包装设计的研究。

(1)绿色包装材料技术方向。将围绕包装材料绿色健康发展的需要,研究绿色包装材料的制备技术、性能分析与检测、生产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在包装制品的功能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

(2)新型智能包装技术方向。将围绕包装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需要,研究包装信息化技术、可视化技术相关的新理论,探索包装数字化感知入口技术、包装防伪溯源关键技术、包装用智能传感器技术、包装承载信息多媒体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等。

(3)绿色整体包装设计方向。将围绕包装行业实用、科学、可持续的包装设计发展的需要,研究绿色包装材料选用、减量化包装设计、可循环利用包装设计及其应用等。

本团队共10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7名,有广东省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部分骨干还兼任中山市科技局项目评审专家和行业协会技术咨询专家等。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1项、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8项、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等;中文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9篇;授权发明专利16项,转让发明专利6项;获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教材4部。

本团队所在包装学院已建成实验实训室11个,已投入2000多万的科研资金,配置了电子拉力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透光率测试仪、气相色谱仪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 李新芳

博士后,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负责生物降解聚乳酸(PLA)材料的开发及应用。200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工作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学院,2017年至2019年在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主持省级项目5项、市级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9篇,获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和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编教材3部。

团队核心成员 赵素芳

硕士, 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负责功能性包装薄膜的开发及应用。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至今工作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学院。入选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受聘于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主持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3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获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东省轻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教材2部。

团队核心成员 郭艳平

博士,副教授,主要负责新型智能包装技术的开发及应用。201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至今工作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学院。主持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12篇。

团队核心成员 张莉琼

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水溶性聚乙烯醇(PVA)抗菌包装薄膜的开发及应用。2007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至今工作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学院。主持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4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转让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篇,主编教材2部,获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团队核心成员 李彭

硕士,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负责绿色整体包装设计及应用。2007年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获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至今工作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学院。主持省级项目1项、市级项目2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专利技术转化应用5项,主编教材1部,多次在国内包装设计大赛中获奖。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团队动态

1.本团队承担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等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并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效益良好,见表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表1

2、依托校企共建的检测服务平台--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中山实验室,本团队开展检测服务、技术改进、技术培训等。自2020年7月正式投入检测服务以来,目前对外检测服务企业100余家,出具检测报告320份,营业收入约350万元。在检测的基础上,分析实验数据,为客户提供包装设计改进方案,累计为8家企业提供包装设计改进,为企业节约包装成本约2000万元。对外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包括《运输包装测试及包材测试标准》、《托盘标准及测试》和《包装材料选材和测试》等,累计对外技术培训200人次。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检测报告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培训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培训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团队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新芳、赵素芬

联系电话:137****9751、134****2586

E-mail:xtulxf@163.com、610230508@qq.com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产学研合作中心

一审:周柳奇

二审:钟嘉妍

三审:李 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东专科院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科创火大(九)】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团队系列介绍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