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志也作三月花,色染林芝漫山崖”。青年志愿者就像春天的花儿,正用颜料笔描绘祖国的西部地区。当祖国和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满怀激情与热血,坚定地奔赴西部去援藏支教,用稚嫩的肩膀,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
去年12月份,我校43名韶院学子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程序,最终成为2020——2021年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组成我校第十二批大学生援藏支教志愿者团队,为祖国、为西部输送教育之能量、教育之血液。
黄振华
体育学院
2018级体育教育四班学生
黄振华在志愿活动中对工作丝毫不懈怠
他是第十二批大学生援藏支教志愿者的队长,曾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团支书等职务,曾在2019年参加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的志愿者工作。
从中学就开始从事大大小小志愿者活动的黄振华,当知道韶关学院组织援藏支教志愿者招募活动时,毅然选择报名。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历练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机会,更是一种高尚奉献精神的体现,因而他毫不犹豫的做出了援藏支教的选择。在参与志愿者活动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黄振华会以志愿者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服务的精神时刻来提醒自己。
“林芝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满山遍野的桃花,绵绵不断的雪山,淳朴的人民,我们渐渐喜欢上了这里,我相信,我们会在这里留下一段终身难忘,美好的回忆。”这是黄振华对西藏林芝的初印象。
成为一名志愿者,黄振华认为最大的收获来自于思想上、精神上,每一次的志愿者活动都让他的心灵、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最后,黄振华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送给韶院的师弟师妹们,“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其实,黄振华正以自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满怀激情与梦想,为国家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侯洁惠
教师教育学院
2018级学前教育本科一班学生
侯洁惠与孩子们互动
(林芝巴宜区一所公办幼儿园)
她曾参与许多志愿者活动,例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志愿活动、全国的机器人大赛志愿活动、以及一些韶关市的志愿者活动。
侯洁惠在志愿者活动中遇到困难时,会从问题根源出发,剖析问题所在,再冷静处理,无形之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侯洁惠认为志愿者需要与被支教孩子培养长期坚固关系,在支教结束后仍与孩子保持联系,这样才能够不断引导孩子、影响孩子。
侯洁惠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理论变为实践,通过援藏支教奉献自己。她说“在这种不同于以往的环境下,我能够学会用另一种思维来思考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升华自己的精神”。
陈晓茹
教师教育学院
2018级学前教育本科一班学生
陈晓茹在当地学校教学
她在班里担任班长一职、曾获镇泰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参加过多种志愿者活动,并于2020年获广东省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晓茹坚信地说道。因而陈晓茹毅然选择援藏支教。支教期间,陈晓茹在西藏的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淳朴天真伴有调皮任性的一面,她不断地了解、走近他们,并结合当地的教育方式用所学知识去引导他们。
对陈晓茹来说,志愿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能够不断扩宽自己的眼界与人脉,从而结识到各色各样的人。作为一名志愿者,这就是一种不断跳出自己舒适圈的方式。同时,陈晓茹认为参与志愿活动既是在帮助别人也是在寻找自己。众所周知,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处在边境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因而西藏教育事业需要我们。对此,陈晓茹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西部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陈晓茹想对师弟师妹说“每一个机会的背后都藏着惊喜,然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抓住那个机会,你想要的自然而然的就会来到”。
佘慧琳
美术与设计学院
2018级美术学三班学生
佘慧琳在当地学校教学
她曾是校级部门“心晴部落”的一员,团辅大一新生并获得“优秀团辅积极分子”称号;在学院担任民族舞协会会长一职,并获得“优秀部门”称号;在班级里担任心理委员,并获得“优秀心理委员”称号。
赴西藏成为支教志愿者是佘慧琳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她一直向往西藏的风景和民俗,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援藏志愿者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藏区的学生,带给学生们相关的美术教育和欢乐。佘慧琳说“尽管一开始母亲不支持我的决定,怕我适应不了当地的环境,但是我的立场十分坚定,最终以实际行动说服了她。我和父亲的想法一致,认为大学的全部并不只是校园的专业学习,也是需要不断增长见识和锻炼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社会。”
佘慧琳认为此次志愿活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拥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不仅能够教授学生、学习教学技巧,还能感受到别致的风土人情和见识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佘慧琳建议师弟师妹们在大学校园里,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多去体验新的事物;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前去尝试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黄军杰
体育学院
2019级体育教育四班学生
黄军杰在当地学校教学
他是学院青年志愿者与红十字协会义教队的成员,校级全媒体中心的成员,喜欢摄影,曾参加过多次浈江区东联小学的义教活动。
黄军杰曾几次赴韶关市浈江区东联小学参加义教活动,这些义教经历使他受益匪浅。在义教过程中,黄军杰注意到学生们对各项课程学习十分渴望,每当有支教老师前来授课,学生们表现得非常雀跃,这一现象让他十分感触,从而心里萌发了赴藏支教的想法。黄军杰认为西部地区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但存在着地广人稀、教学条件不均衡等问题,很多学校都缺少音体美这类的德育老师,所以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向学生们教授体育知识,激发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黄军杰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逐渐变得成熟和能够承担责任,在学校里他的身份是学生,但是来到西藏支教,他的身份就转变成老师,需要承担起一名老师应尽的责任。
黄军杰认为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精彩的阶段,同时也是最容易沉沦的年华。他希望师弟师妹们不负寒窗苦读、奋力拼搏的岁月,并且能够在大学收获一段不负一生的回忆!
徐晓雯
音乐与舞蹈学院
2018级音乐学2班学生
徐晓雯在当地学校教学
她目前在班里担任副班长一职,曾参加过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和义教等多项活动。
徐晓雯对援藏支教有着十分坚定的念头,尽管此次支教面对着无数的未知因素,但是对她来说都无所畏惧。“我觉得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我忘不了之前去小学实习的时候,小朋友对我的热爱和尊敬,这从心里直击我的灵魂,被学生认可的感觉让我从心里喜欢上了当老师!”这应该就是支撑徐晓雯对支教工作执着与憧憬的力量!
徐晓雯希望通过这次援藏之旅,自己能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到达西藏之前,她感受到了教育局局长的热情以及发自内心希望与嘱托;在抵达西藏后,更是感受到了布久乡学校领导的期盼和对她们的周到照顾,最重要的是感受到这里学生的纯真无邪、真挚热情,让她对此次支教产生莫大的信心。
徐晓雯认为援藏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能让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她表示在这特殊又美好的时期,应为祖国的教育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想在祖国的西部留下自己的一抹身影,不负初心。
支教志愿者们盛放青春的光芒,点亮自己,照亮他人!他们传承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初心致力于教育的改善,用青春诠释奉献的意义,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扶贫事业而砥砺奋斗。期盼越来越多的韶院学子以他们为榜样,奉献自己,服务他人。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sguxcb@sgu.edu.cn
文:蒋丽婷 唐嘉
图:黄振华 侯洁惠 陈晓茹 佘慧琳 黄军杰 徐晓雯
编辑:康雅婷
复审:邓玉坚 曾楚琪
终审:何国举
推荐阅读
1.一图读懂 | 广东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12集党史专题讲座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5.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6.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思维导图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