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余音,喜迎元宵
正月是农历的第一月,又称“元月”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首个月圆夜
古人称夜为宵,故有元宵
从除夕至十五的庆祝活动
将热闹推向又一个高潮
正值元宵 花灯走俏
今有余光中先生视元宵为中国情人节
一年之中第一个满月见你,是浪漫之始
接下来和小韶一起大冒险
解锁浪漫元宵打开的多样姿势
赏花灯
元宵节点灯的习俗来源于佛道两教。“佛灯净晦 ,天宫赐福。”后来点灯敬神演变为满街花灯。自元宵张灯习俗形成后,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张灯结彩,街头巷尾 ,红灯高挂,逛花市、赏花灯便演变为这一佳节的一大盛事。
猜灯谜
灯谜最早由谜语发展起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南宋时,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灯谜至此可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明清至今,张灯悬谜,盛况空前。某种意义上说是依附于花灯而衍生至今,给庆祝佳节的人们平添了一份乐趣。
快来和小韶一起猜谜语吧!
团圆
相
逢
秋
月
- 打二字常用语 -
点击查看谜底
满
快乐
急
管
繁
弦
- 打一常用词 -
点击查看谜底
吃元宵
“卖汤圆,卖汤圆,这里的汤圆胖又圆。”元宵节也有它的专属食物——元宵。然而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北方习惯称之为元宵,而南方则称之为汤圆,实际上二者在制作工艺上和口味上是略有区别。所以有——“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一说。轻轻地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回味在舌尖。
元宵佳节欢乐渡,张灯结彩花拥簇
花式过节,都是赋予元宵祝福之意
既是期待来年能交上好运
也是盼望新春的常驻
万家灯火夜,人月两团圆
在元宵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里
韶院学子们心怀感恩
与他们独一无二的“李焕英”
展开了一次时空对话
01
@匿名
在您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大家所言的母爱伟大,我爱您~妈妈
02
@Sanlly
年轻的时候妈妈学服装设计,穿着时髦,自从有了我之后便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可是她并不觉得遗憾,还总乐此不疲向我讲述我和弟弟小时候的故事,其实她的青春也曾灿烂多彩,只是后来她把身心放在了我们身上,属于她的故事也开始被我们的生活填满。有她在,我永远是个宝贝。以后的日子,请您当我的宝贝!
03
@chen
妈妈,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但是您为家庭奔波,逐渐老去的样子,让我心疼。您说过想去其他地方玩,那以后就由我来,带您游遍世界各地。
04
@lsy
“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你,才有我们。很荣幸成为您的崽,美丽的林女士!
05
@怡
您曾经是这么美丽,但为了我,留下了作为母亲最宝贵的痕迹。当我在叛逆期与您闹脾气不吃饭时,尽管每回您都被我气的跳脚,但还是为我热好饭菜。为女本弱,为母则刚,您在我的成长岁月中陪伴着我,接下来,换我陪伴您。
06
@玊尔
无论遇到过什么苦难,都很感谢您将我带到这个世界。谢谢您迁就之前任性的那个我,谢谢您努力想要跟上我的笨拙的爱。但希望您知道,我真的长大了。
07
@Archer
您好,李焕英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辛苦了,我爱您我的妈妈。
08
@Juan
时光匆匆如流水,愿岁月善待我的美人。过去,您温暖了时光,现在,换我来守护岁月中的您。
09
@威士忌的碎冰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的打工人。年轻的时候如烟火,热烈绽放而独自美丽。而立之年更像是放风筝的人,一边含泪一边放松手里攥紧的风筝线。我总是很爱回看年轻时的母亲的照片,爱她的美好款款与落落大方,恨自己曾经年少轻狂不懂体谅。如今她白发隐现、容颜衰老,我想告诉她: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您是我的少女,我永远是您的开心果和小棉袄啊!
10
@19级英师3王月滢
我见过您身为妈妈、妻子,女儿各种角色的样子,却容易忘记您曾经也是娇颜如花的女孩。爱您,我的女孩。
11
@末念
相册里藏着一个我没有见过的妈妈,原来,少女时代的妈妈那么fashion。当离别变成平常,最大的心愿还是母上常康健。东风送来春日的祝福,希望我的妈妈一直年轻快乐!
12
@橘子皮桔子皮
致邹女士:
承蒙您十九年的照顾,长大之后更多地是希望您能像年轻时那样,脸上永远带着笑意,不顾旁人的目光,活得畅快肆意。话到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看电影的时候哭成小花猫了也不敢告诉您,但是很奇怪,我感觉您是知道的,不然也不会在我粘着您的时候静静地让我抱着。其实我很想跟您说未来让我来照顾您吧,但是我猜您会说我想东想西,然后在心里说:“还是我来照顾您吧。”
重温“李焕英”们的岁月
母亲花季少女的青春模样惊艳了我们
元宵赋予我们团圆感恩的时机
温情真挚的母爱伴我们成长
我们也要多多陪伴至亲
恰好借此机会向母亲说一句:
妈妈,我爱您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想用余生表达我对您最深沉的爱意
借用《你好,李焕英》里的一句台词: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将找到你并保护你”
今之元宵,团圆不尽
小韶祝大家元宵快乐 、阖家欢乐!
扫码关注我们
抖音号|SGU1958
新浪微博|韶关学院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sguxcb@sgu.edu.cn
文:康雅婷 张家鸿 投稿者
图:来源于网络、投稿者熊文静
摄像:何虹枢 刘铃铃 郑彩婷 刘昕然 赖霄建
后期:吴伟良 陈佩纯
编辑:陈珏仪
复审:邓玉坚 曾楚琪
终审:何国举
推荐阅读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3.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4.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思维导图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