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和汉语国际教育的缘分,这还要追溯到我初中时经常看的节目《汉语桥》,当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说着流利的中国话时,我深深地被吸引了,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时的我并不知道有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只是心中隐约有了一个懵懂的想法。
真正接触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时,是在高考后的高校志愿填报宣讲会上。当时宣讲人员告诉我,这是个新兴专业,主要是教外国人学中文,还能学习多国语言,体验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从小喜欢新奇事物的我,总希望能有别样的学习生活。经过一番细致的了解后,我便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选为第一志愿。
▲参与实践周留学生课堂
选择报考吉珠,是因为当时我父亲朋友的女儿恰好在这里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向她详细询问了学校的学习环境、师资力量、住宿等相关情况。听到她的回答之后,我感到很满意。
学校地处珠三角,发展快、资源多。观音山下,南海岸边的地理位置也在无形中也减少了不少来自外界的诱惑,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少来自吉林大学本部的老师来到吉珠教学,学校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邀请院士为学生举行讲座,强大的师资力量,更让我坚定了选择吉珠的决心。
“文有多元,有容乃大”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也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要教外国人学中文,先要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有过硬的专业本领。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等基础课程,系统地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另外,教育学、教学法等专业课让学生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技能。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类课程,令我们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
在语言技能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此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规范的普通话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学院会定期开展普通话水平考试的相关培训,而我也从中受益,顺利考取了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英语则是“国际范”的主要体现,为此学院专门开设了专业英语,以夯实同学们的英语基础。专业英语要求学生学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向不懂汉语的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课上,陈为老师会组织我们进行英语辩论、视频配音,知识点的考察形式灵活多样,以便我们掌握地道、流利的英语表达。
▲参加语言表达与艺术课堂·诗朗诵活动
小语种则是“多元化”的重要彰显。学院根据专业鲜明的特色,为学生开展第二外语课堂,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语言优势,扩大受众对象的范围。因此,我也在学习西班牙语之余,旁听了其他年级的韩语课,对韩语也略知一二。
在实践能力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格外注重实践性,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民俗学课上,同学们一起学习剪纸、刺绣、编制中国结等中华传统艺术,重在强化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实践教学周期间,老师会安排本专业的学生给留学生讲课,并针对教案设计和授课效果给予点评,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在实践周前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会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实践周的课程,其中包括汉字、阅读、风土人情等内容。我曾在实践周上向留学生们讲述湖南的区域文化,介绍名胜古迹,陈说人文历史。这样的实践,让我们在运用自身所学帮助留学生们提高了汉语水平、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的同时,切实提高我们自身的专业水平。
学院安排的实践周课程,让我与留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流,也使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以后从事教育工作做铺垫。我也在学以致用中加深了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理解。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和课程设置注定了它是一个既丰富有趣又极具挑战的学科,我也一直秉承刻苦学习的理念,精心制定学习计划,踏实认真地努力学习,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
“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在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四年里,愈是对它深入了解,愈觉得它充满魅力。
▲参加“传统文化缤纷秀”活动
课上,老师不但向同学们分享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常带领同学们举办经典朗诵、主题演讲等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发散性思维。
课下,学院常鼓励学生多主动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令其得以历练。我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实践活动之中,以此来为大学生活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 参加文学院青协的漂流书屋支教活动
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每学期学院都会为我们专业和留学生举办见面会,以令我们尽快适应与留学生的交谈模式,加深对不同国度中风土人情、交际方式等方面的了解。机缘巧合之下,我从中先后结识了两位韩国姐姐,用专业知识帮助她们提高汉语水平。在与她们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许多有关于韩国的习俗文化。
除此之外,每个学期校国际文化交流协会都会联合学院举办留学生羽毛球比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报名,与留学生伙伴组成拍档。一场羽毛球比赛,让双方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加深。在留学生结业典礼上,本专业学生也会到场祝贺,并互换礼物。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对接国际的专业,在大学期间与留学生的每次交流,我们都有所收获。
▲来华留学生羽毛球友谊赛现场
四年光阴转瞬即逝,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会坚持初心,不断前进,带领更多人感受汉语国际教育的魅力,让“汉语热”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立足于珠三角、大湾区人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中外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拥有优良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老师在实践教学周课堂讲解教案撰写技巧
本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理念上着重于培养理论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特色鲜明,以语言学、文学、教育学等课程为教学核心,专业英语、西班牙语等特色课程辅之。
学院会利用每学期的实践教学周安排学生开展留学生课堂教学,学生能在此过程中学以实用,亲身感受对外汉语教学的魅力。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留学生课堂实践教学
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培训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在新闻出版单位、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报考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近几届的毕业生中,本专业学生考取了吉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伯明翰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另外,本专业作为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的对口专业之一,学生有机会在海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同时,本专业以大湾区文化发展需求为基点,积极利用地方资源,为学生拓宽实习就业渠道。目前已与星火教育集团、闻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
来 源|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官方微信
撰 文 | 岑彦莹
采 写 | 方舒婷
排 版 | 陈文鹏
初 审| 岑海彤
复 审| 陈闪荣
终 审| 刘 冰
版权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招生与就业处新媒体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工作人员。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