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主题定为:支持护士和助产士。
抗疫战场上,和医生一样冲在最前面的,是护理团队,有数据显示,援鄂医疗队员中七成是护士。他们不仅承担了专业护理,而且还有生活护理乃至更琐碎的工作。
自2月7日驰援武汉以来,广医三院两位柔济护理人——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毕赐成、护师段业英在前线抗疫已有两月。奋战在协和西院区重症医学科,护理的是新冠肺炎最危重的患者,两位柔济护理人不惧高传染风险,用战士般的信念与责任,践行医者的使命。
脏活累活抢着干的“男丁格尔”
到了战场,战士便要做好准备随时“战斗”。2月8日,广医三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主管护师毕赐成来到协和西院区ICU,上午参加完培训,下午便马上进入重症医学科开始护理工作。
开展工作后的第一道难关,就是适应厚重的防护设备——起雾的护目镜、防护面罩阻隔视线;戴着三层防护手套,他感觉到连握笔写字都难,抽血、换药这些简单的护理操作,平时只需要两三分钟,现在却要花三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尽管是男生,毕赐成在支援的第一周也感到体力跟不上。
毕赐成护理新冠肺炎患者
然而,困难没有让他退缩,克服身体的不适,毕赐成加倍投入专注和努力。重症护理经验丰富的他担任护理小组组长,负责ICU里最危重的患者的护理工作。从抹脸擦身、口腔护理等生活护理,到用药加药、血液净化等治疗护理,毕赐成精心做好每一个护理细节,直面患者的唾液、痰液、血液及各种分泌物。作为护理组长兼男护士的他,脏活累活他更是抢着干,为患者翻身、开展血液净化、协助其他队员的操作……他总是笑着说:“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要互相帮忙嘛。”
在协和西院区ICU支援的毕赐成
作为拥有9年临床经验的重症医学科护士,毕赐成扎实的护理技术让他成为了医生的“最强辅助”:不仅对ICU里有关的操作、设备非常熟悉,在密切护理观察患者情况后,他还会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提醒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对待每一个医嘱,他反复核对,谨慎地保证每一个环节无误,医护配合、亲密无间。
医疗队队员来自五湖四海,毕赐成制定规范护理流程、培养培养护理队员,带领他们适应环境和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毕赐成和团队将护理职责明确到每个班每个人身上,有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患者提供持续性护理,尽全力实现护理的零差错零失误。
独当一面的“湘妹子”
2月7日,湘妹子段业英出征武汉,直到抵达的第二天才告诉父母。初入协和西院区ICU,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搭档陌生的工作伙伴,段业英一度感到不太适应。刚开始,段业英有几天夜班较多,作息饮食紊乱,高强度的工作下抵抗力有所下降。有一天着凉出现鼻涕、咽痛等症状,她一度感到忧虑。身边的队友一起开导、安慰,段业英在队友们的鼓励下度过了心理的难关,身体也好了起来。
克服身心的不适,段业英身上那股湘妹子“霸得蛮”的劲儿就使出来了。7年的ICU护理经验练就了段业英对病情变化的敏感:当发现患者反流误吸时,她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吸痰,暂停饮食,使胃肠减压,抬高床头;察觉患者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导致血压波动时,马上调整用药,并报告医生处理;观察患者的尿量,发现腿围增大,意味着病情有变,马上提醒医生查看……细致认真的护理为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助力。
段业英护理患者
段业英还承担了部分新队员的带教工作,新队员中有几位非ICU专科护士,段业英感受到他们的压力。于是,她为新队友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讲解了注意事项。上班前,她为队友仔细检查防护装备;上班后,她带领他们进入病区,一一讲解工作内容和要点,示范CRRT(血液净化)护理、气道护理、管道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等ICU护理操作;忙完本职工作,她还会主动帮助其他队员配合医生抢救。
工作中的段业英
ICU的环境相对封闭,有的患者会出现恐惧抗拒的心理,人文关怀对增进医患信任尤为重要。某天夜班,段业英护理的一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突发心率失常,需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很多医护人员都上前帮忙。
然而,旁边有一位意识清醒的患者。
直到抢救结束,段业英想起了对面那位清醒的阿叔。亲眼目睹生死抢救,阿叔的恐惧写在脸上,段业英上前握着他的手安慰道:“你和那名病人情况不一样的,你看你现在只是上着‘无创’,血氧也挺好。不需要害怕,你要相信我们,只要配合治疗,你会很快转出去的。”阿叔看着段业英说,他想吃东西了。这时,段业英想起她之前总跟他“唠叨”要吃好睡好、配合治疗才能好起来。
这一小细节让段业英深刻体会到,医患之间的信任对治疗的重要性,在随后的护理中,她更进一步注重去体悟患者的情绪,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人文关怀,而她也从患者竖起的大拇指中一次次获得肯定。
南粤花已开,英雄盼归来
驰援武汉的柔济战士
期待你们平安回家
文章来源|附属第三医院
通讯员|白恬
排版 | 向雨欣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