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手记 | 走进患者内心 往往是战胜病魔的关键所在

广州医科大学,艺考

广州医科大学

2020-5-23 19:15:15 文/阮思琪 图/纪悦心

关注

广州医科大学

讲述者:周瑛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护士长

带队驰援荆州市中心医院ICU

走进重症病区,推开门,你一定会对那一双双充满不安甚至惊恐的眼睛印象深刻。我所驰援的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患者都是单间隔离治疗,基本神志清楚,可以适量活动。但在长时间的隔离治疗中,他们只能通过电视机和手机与外面的世界联系,那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映射出来的是疾病和孤独带来的双重心理压力…

多年的重症监护室工作经历,让我目睹了许多患者或家属情绪崩溃的瞬间,所以我特别理解他们此时的焦虑不安和恐惧。在带领护理队伍照顾病人时,我也常常强调把工作做细、用心护理。面对新冠肺炎,现阶段没有特效药,因此,护理尤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同样是一项重要治疗。

为了提升治疗效果,我们每天研判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进行“1患1医1护”的医护一体化精准治疗,落实每日分区域三级查房制度,进病区和患者聊天,给他们鼓励,深入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生活所需、心理所需、护理所需。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才能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而这些往往是战胜病魔的关键所在。

广州医科大学

周瑛护士长查看患者情况

我是湖北人,又是一名护士,家乡有难,前来支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我最迫切的心愿,也是对故乡难舍的情节。进入病房,我用家乡话和患者交流:“昨晚睡得好不好?吃的还习惯吗?有什么其他需要吗?”熟悉的乡音让彼此的隔阂马上消除,“你是哪里人?”病人对我这个来自广东却说着一口湖北话的护士有些好奇,放松地和我拉起家常。“我是孝感人,土生土长的湖北伢。”我一边回应,一边用余光评估患者的呼吸、生命体征。心中暗暗记下攀谈中他们说的每一句话,离开时,不忘说上一句“加油,明天我再来看你”。

广州医科大学

周瑛护士长因为奔赴防疫前线错过了孩子珍贵的成长瞬间

9床小伙子在呼吸平顺时可以自行下床洗澡,他告诉我,想要一个香皂或者一瓶沐浴露;

31床老奶奶没有牙齿,想吃粥,她说吃了东西才能快点恢复;

35床大叔不喜欢吃甜包子,所以早餐吃不饱……

广州医科大学

周瑛护士长(中)查房后与管床护士沟通注意事项

查完房,我把各床病人的病情变化以及心理需求进行一一汇总,交代管床护士在对每位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工作重点;与中心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沟通,请饭堂为老奶奶和大叔制订个性化的饮食套餐;我把随行带来还未使用的沐浴露塞给了去接班的管床护士,让她务必交给那个爱干净的9床,并叮嘱她指导患者使用紧急呼叫铃,以防沐浴时跌倒。

31床的老奶奶身体很快好转,已经出院。不少患者的状况也越来越好。目前重症病区的病人多半有气促表现,但基本清醒,部分生活可以自理。当他们看到,经过努力,病情真的能好转,他们的情绪就调动起来了,精神也振奋起来了,治疗的配合度大大提高。患者好转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来,对于我们医护人员而言,是莫大的鼓励。

我们在护理病人的时候,不仅要观察病情的变化,更多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只有走进病人内心,你才会知道,他们真正担忧的是什么、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任何一点不起眼的东西,都可能是牵动他们内心希望的那根稻草。

广州医科大学

文章来源 | 附属肿瘤医院

通讯员 | 阚文婧 魏彤 欧阳云 冼乐武

排版 | 杨彩婷

广州医科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东本科院校-广州医科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广州医科大学-驰援手记 | 走进患者内心 往往是战胜病魔的关键所在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