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互鉴 | 我校在线优秀案例展示(四)

韩山师范学院,艺考

韩山师范学院

2020-5-23 08:08:58 文/江瑾瑜 图/纪嘉澍

关注

韩山师范学院

为广泛宣传各高校及教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的亮点,共享互鉴典型做法,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开展了第二批疫情阶段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我校共获8项“教师或课程类”优秀案例,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校将通过此栏目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展示在线优秀案例,供老师们参考、学习和借鉴。

本期分享: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优秀案例

负责人:黄映玲、陈丽霞、黄丹、徐苑等

获奖等级:一等奖

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一、课程简介

进入21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成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中坚力量,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对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大影响,信息化教学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面向全体师范生,旨在培养未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课程依据教育信息化要求制定教学内容,新颖实用,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本课程学习,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类资源综合进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训练,培养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意识,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二、教学计划与方法

1. 依据标准制定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我们参照《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培养师范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结构组织学习内容,各模块都包含课件、微视频、小测试、拓展内容等多媒体资料,资源丰富多样,其中课件、微视频、小测试均为教师团队自行设计与制作,如图1所示。

韩山师范学院

图1 丰富的课程资源

2. 制定详细周学习任务单实现“错峰学习”

考虑到疫情阶段,师生交流比较不便,大量学生参与网络学习造成的“Wi-Fi塞车”,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本周学习任务单,如图2所示,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错时进行个性化学习,也能够根据任务有针对性进行学习。

韩山师范学院

图2 每周的学习任务单

3.任务驱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为保证学习效果,防止学生刷课,课程以培养师范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线,以“建立个人网络教学资源中心”、“设计信息化学科教案”、“准备教学资源”、“开发配套课件”、“制作相关微课”、“信息化教学实践”为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网络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保证网络学习不仅是在网络课程的停留时间上,而通过学习任务、作品完成等,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用触手可得的技术手段,做一个好课件、上一堂技术融合的课。

三、教学实施

在线学习使得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动者。因此,为了在实施在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研讨,我们精心设计了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如图3。

韩山师范学院

图3 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1. 课前设计

本课程在学习通上自建MOOC,自2018年上线以来,已运行了3期。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课程组根据线上教学适用进度,对课程资源进行补充、更新,使资源更加“精准、精细”,并采取定时推送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同时,为保证学习质量,课程组精心设计每周的学习任务单,提醒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布置作业、设置探究任务,促使学生有的放矢进行学习;设计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主题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分享学习所得。

韩山师范学院

图4 课程资源例图

2. 课间交互

利用网络学习,就需要加强过程管理才能使学习更加有效。考虑在此特殊时期,师生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为了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参与度与情感,我们在每一个班级开设专属的QQ群、微信群,每周除了对相关主题进行交流讨论,还进行定时签到、在线答疑、主题讨论、资源分享等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给以个性的指导与评价,督促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一方面解答学生遇到问题,让学习者在参与、体验、反思中建构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应用的思维,提高教学活动的交互性与学生的参与度。在讨论区提出相关主题,让学生将学过知识进行创新应用或分享所思所想。

韩山师范学院

图5 师生交互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是校性公共课程,为了便于追踪各个教学班的具体情况,任课教师为每一个班级开设专属的QQ群、微信群,加强与学生互动,教师还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给以实时指导,答疑解惑。

韩山师范学院

图6 师生QQ群答疑情况

3. 课后评价

考虑到线上教学质量难以准确掌控,本课程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每一个教学知识点都设计了对应的小测试,使学生能对学过的学习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同时课程设计了“建立个人网络教学资源中心”、“设计信息化学科教案”、“准备教学资源”、“开发配套课件”、“制作相关微课”的配套作业,以培养师范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此外,考虑到课程的特性,还在线上布置了需线下完成的技能实践任务。

四、教学效果和反思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生态课程,通过这一段的教学探索,对于我们对在线混合教学有更深的认识。

1.混合学习更加有效

在线学习就算课前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其教学效果主要还是取决于学习者的自觉性,因此,不能依靠单一的在线学习,设计多元混合学习非常重要。

2.利用统计数据分析调整教学活动

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重点在于指导和督促学生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督促不只是是签到打卡,还要通过管理平台,掌握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情况,及时了解每位同学的具体学习动态,如图7、图8所示,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监督辅导。通过讨论区,了解学生发言的活跃度和学生反映问题,进一步改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进度、内容更新等。

韩山师范学院

图7 学生学习情况统计

韩山师范学院

图8 学生学习情况统计

3.及时批改作业加强学习效果控制

任课教师除了要设计发布相关作业外,及时批改作业也非常必要,通过作业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创新应用,提高对学习效果的掌控,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作业评价,了解到教师对其学习的关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韩山师范学院

图9 学生作业提交与批改情况

4.如何发挥线上线下优势仍需要不断探索

基于在线的混合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如何设计好教学各环节,如何将课前-课间-课后有机结合起来,即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势,又能利用实时交互加强督促,又利用课后评价提高学习效果,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特别是本课程有不少驱动任务,如何规划任务设计的难度和深度,才能有效促进学习,都是本课程教学设计中的难点。如何掌控课堂整体情况同时兼顾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如何有效地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都值得教师们不断反思探索。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践,课程组也深刻地体会到:只有面对变化,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只有把握网络环境的特点,因势利导,重视数据分析,才能取得教学成效。

韩山师范学院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教务处

编辑:刘嘉怡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东本科院校-韩山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韩山师范学院-共享互鉴 | 我校在线优秀案例展示(四)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