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四十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传承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融合学位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服务国家中医药事业。值此学校本科教育65周年,研究生教育43周年之际,恰逢国家学位条例实施40周年、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1周年,谨以此图片展予以纪念和庆祝!
四十三年来,立足精英教育基础,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1978年9月,广州中医学院首批录取15名硕士研究生,2021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206人,在校研究生规模达5827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总规模达7047人,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居全国同行院校前列。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完善学位授权体系,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及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及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有硕士、博士、中医学“5+3”一体化、推荐免试录取、“1+4”硕博连读、提前攻博、中医学九年制、申请审核制、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等多种形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形成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健全专、兼职结合的选聘体系,打造一流导师队伍,拥有博士生导师477人,其中外聘兼职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1485名,其中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48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9.04%;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2.49%,博士研究生导师中41.09%具有海外学历。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31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837篇。近两年中医专硕规培结业考核一次性通过率达97%以上。2020年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对我校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的32篇学位论文合格率为**,优良率为93.75%;中国知网显示博士学位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全国同行院校第一、医学类院校第三(2016-2020);“十三五”期间,获“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篇,获“岐黄杯”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论文奖等46篇。“十三五”期间,申请立项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30人,学校先后共资助211名研究生赴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访学,出国(境)交流人数再创新高。
四十三年风雨如磬,初心不改,经过四十三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升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为己任,为促进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和行业发展贡献了广中医力量。
推荐阅读
来源|研究生院
执行编辑|王琳
责任编辑|谢文山
审核|孟楠
审定|郑维群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