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卡片
罗乐群,中共预备党员,人文与管理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7班班长兼副团支书。现任共青团广东医科大学委员会组织部部长、流浪友邻治愈行动-猫狗社区善治志愿服务项目创始人、启明星志愿服务队教研组组长、广东医科大学青马工程“灯塔班”学员,曾任韶关市大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广东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广东医科大学羽毛球协会副会长、广东医科大学交响管乐团小号手、人文与管理学院2019级团总支爱心会副会长、翁源县义工联合会会员。
疫情防控,投身防控一线
今年暑期,罗乐群跟随启明星志愿服务队跨越近千公里远赴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亚鱼乡,度过了为期17天的难忘生活,他们下乡陪伴留守儿童、走访帮扶家庭、领略乡土风情等等。当谈及这一次社会实践的最大收获时,罗乐群表示这加深了他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下乡的意义并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帮助小朋友们追逐梦想。
在回忆参加过的超百场的志愿服务活动时,罗乐群分享了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志愿服务,那一次志愿活动地点在家乡的火车站防疫岗。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线上购票、查询粤康码等成为出行必备。在火车站站岗时,罗乐群主要负责检查进站人员的实时粤康码并帮助他人进行线上购票。但一些长者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手机,以及没有网络、人脸识别不通过、通过亲属代为截图等原因,他们很难核查粤康码以及购票,导致出行非常不便。期间他与其他志愿者都耐心地帮忙解答并正确地指引,保证了车站人流的顺畅。虽然站岗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罗乐群认为,这种切切实实能够帮助到乡亲们的感受是十分难忘的。
坚守初心,丰富志愿旅程
在经过对罗乐群的志愿服务经历的一番了解后,我们不禁感慨:他是如何在参加每一次志愿服务中都保持着初心与热情呢?对此,罗乐群表示:人民的需要就是他的志愿!这是他现阶段参加志愿服务的初心。在家乡开展云支教、组建大学生青年突击队等活动,在学校的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活动中担任志愿者,在西部支教、走访、调研等等,这无一不映照着他的初心。志愿服务就像是一棵树撼动另外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罗乐群认为,作为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只要是大家需要的,即使困难重重,也应该主动去观察、主动去了解、主动去奉献。
除了志愿服务做得出彩之外,罗乐群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也承担着多项学生干部工作。当谈及他是如何平衡学习、兴趣爱好与参加志愿活动时,他认为,学习、工作、兴趣和志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而非拮抗的关系,它们都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罗乐群还引用鲁迅说过的话:“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表示平衡这几者关系的关键在于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断挖掘内生动力,自觉沿着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乐于助人,敢于超越自己
做一件事很容易,坚持做一件事很难,作为拥有多年志愿服务经验的志愿者,罗乐群寄语小萌新们:“前期,希望师弟师妹们能主动接触志愿活动。志愿在当今是一种‘潮流’,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家能够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满足,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在奉献的过程中,涵养自身的思想品行,这些对大家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在与志愿服务的不断碰撞中,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深化自己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体悟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当师弟师妹们对志愿服务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见解,便能将志愿服务变为生活的一部分,越接近它,就越喜欢它。”谈到志愿者活动,罗乐群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也十分鼓励小萌新们积极地参加志愿活动,在这过程中学习、收获,遇见更好的自己。
志愿,是一场爱与给予的盛宴;志愿,是一次莫问前程的旅途。在他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魅力,对“一刻志愿人,一生志愿情”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转自“广东医团委”公众号
排版/曾颜颜
责编/吴一纯
复核/邓建壮
审发/谢培豪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