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书记讲党课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基层党建,落实《南方科技大学加强基层党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工作方案》,我校组织全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开展“百名书记讲党课”活动。
今天“百名书记讲党课”第九十一期至第一百期在官微上线,一起聆听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献礼建党百年!
第九十一期
邓小平对建设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张进
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8年,是邓小平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他以太行山为基地,积极主动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军事斗争
在军事斗争方面,他与师长刘伯承一起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坚持以敌后游击战为主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和运用“敌进我进”的方针;实施革命的两面派策略。
二、政治工作
邓小平对根据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邓小平指导组建了中共晋冀边特委、冀豫边特委、晋东南特委、晋豫边特委和太岳等地的党组织,极大地增强了党的领导,使党员人数大大增加。政权是根据地得以形成的四种力量之一。1941年7月7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宣告成立。统一的边区政府的建立,对战胜困难,持久抗战起了巨大作用。
三、经济工作
邓小平总是把经济工作看作是政治、军事胜利的保证。大力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厉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领导太行军区和太岳军区共开垦荒地17.8万余亩,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了经济准备。
邓小平抗战时期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九十二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纪念上甘岭战役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第一党支部书记周波
在回忆抗美援朝战争中,没有一场战役比“上甘岭战役”更能诠释中国人坚强不屈、斗争到底的精神。
1952年10月8日,美国片面中止谈判,并于14日突然向上甘岭阵地发动进攻,企图迅速占领597.9和537.7高地,进而夺取五圣山,于是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以堪称疯狂的火力攻势以及2.5万人的伤亡代价,鏖战足足43天,却未能如愿拿下这两块高地。反观志愿军官兵们,从上到下都充满着敢打敢拼、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涌现出无数令人震撼的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左腿被炸断的情况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射击孔,为部队开辟冲锋道路;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被炸断双腿的情况下,用机枪消灭敌军80余人,弹药打光之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志愿军第15军的战史资料这样记载道:“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而“普遍现象”这四字,足以让人泪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我们身处和平盛世,更应居安思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奋斗。
第九十三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技创新史
化学系第三党支部书记 田瑞军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深刻地意识到要改变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力量的推动,于是提出了“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发展战略。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党中央高瞻远瞩地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在建国初期极其落后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我们的科学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自主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个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试爆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两弹一星”计划的成功实施,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科技和政治地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生动体现了建国后我国科学家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科学精神。
我们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科技创新也必将强劲推动我国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九十四期
广州起义
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 贺煜
在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意图在广东重建革命根据地后再度北伐,重振革命。为响应南昌起义军,党中央指示广东省委开始进行各地农民起义计划并准备广州起义。1927年8月20日,广东省委制定了广州起义计划,此后一直寻找着广州起义的合适时机。1927年12月6日,广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于12月12日举行广州起义,讨论了起义的具体安排与军事部署。随后成立起义军总指挥部,由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
广州起义公开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号,开创了城乡配合、工农兵联合举行武装起义的先例。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起义军占领了整个城市,建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然而,起义军经过3天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失败。1927年12月12日晚,起义军被迫撤出了广州城。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工农红军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新的鼓舞。广州起义开辟了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新阶段,是挽救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在中国革命的道路探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第九十五期
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校园服务办公室党支部书记 李兴华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会议被迫中止。但代表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将会议的地点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船上,完成了大会的最后议程。这次会议结束后,中国革命的航船就此在南湖扬帆启航。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带给我们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坚持和坚信党的领导。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我们党所确定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第三,坚持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我们要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继续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第九十六期
人民科学家——程开甲
化学系第九党支部书记 杨烽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在这巨大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的付出。其中就有物理学家程开甲,他是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一位,为我国核事业奉献了一生。
1946年,成绩优异的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成为著名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并获得博士学位。但程开甲心中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为民族争回尊严。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盛夏,程开甲回到了祖国,在原子弹开拓性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震惊世界。程开甲提出的原子弹塔爆方案获得圆满成功。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程开甲与无数科技工作者一起书写的成就,为中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始终激励着我们,要像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一样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九十七期
从毛泽东诗词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
数学统计联合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杨将
毛泽东的诗词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从“学不成名誓不还”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一唱雄鸡天下白”,无不表现出毛泽东从忧国忧民到为国为民求解放的初心和使命。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韶山,去湘乡就读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毛泽东写下了《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表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人生追求,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初心在他心中悄然萌发。
1925年秋,毛泽东从长沙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之前,重游橘子洲头,豪情满怀地写下《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该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拯救中国?他诘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随着人生道路的不断探索,毛泽东救国救民的初心逐渐形成。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奔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他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原上,面对大雪过后的黄土高原,欣然写下《沁园春·雪》。从诗词中能够窥见毛泽东通过长征的伟大胜利,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明未来和希望。
1949年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毛泽东欣闻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挥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表达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通过分析毛泽东诗词来解读毛泽东的初心,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科研工作者和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初心落在行动上。
第九十八期
无保留追随党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附属中学党委书记 王佩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恰逢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共产主义战士和爱国主义者。
万世师表
陶行知为寻求救国道路,他学过医,从过军,参过政。但是当时军队迂腐陈弊,政客鱼肉横行,大众冷漠麻木,民族危在旦夕,促使他愤然投身教育。1917年赴美留学归国后的陶行知立志构建一个高效率的公众教育体系,用教育开启民智、救亡图存。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先后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陶行知的思想就像一盏明灯,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作用。
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陶行知出身贫寒,在思想和行动上更接近于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推进抗日救亡运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推动国难教育。1936年,与沈钧儒等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同时出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向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成立全欧、全美华侨救国会,号召各界支援中国抗战。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信念。陶行知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和革命,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作为共产党员、人民教师,我们需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以靓丽的答卷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第九十九期
空战英雄杜凤瑞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党委书记 任富增
杜凤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著名战斗英雄。1933年出生,河南方城人。1948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首次参加河南南阳白河战斗就荣立战功。1952年在云南剿匪战斗中担任司号员,带病出色完成任务,立二等功一次。同年4月,调空军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被评为“优等射手”。
1958年10月10日拂晓,杜凤瑞所在飞行中队于福建龙田上空,同窜犯大陆的国民党空军6架飞机展开激战。他驾驶4号机随长机直插国民党军机群,当发现敌方一架F―86战斗机从后面偷袭长机时,立即加大油门首先发起进攻,一举将其击落。长机脱险,但他却陷入4架敌机的围攻,座机被击中,头部受伤。危急时刻,他驾驶受伤座机,咬住对方一架飞机穷追不舍,将其击落。当准备拉起飞机继续战斗时,因座机受伤严重,失去操纵,被迫跳伞。在即将降落地面时,遭敌机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5岁。杜凤瑞同志英勇战斗的事迹,在我国人民空军树起了一面战斗的红旗。
英雄杜凤瑞身上体现了“四种精神”:忠于党和人民的革命精神、捍卫领空的献身精神、苦练杀敌本领的拼搏精神、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英雄浩气,永励后人。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继承英雄遗志,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第一百期
红色校训
校党委常委、宣传与公共关系部党支部书记 张凌
有人说,要了解一所大学的气质,有一条“捷径”就是看它的校训,因为校训不仅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南方科技大学刚刚走过十年的创校发展之路,在办学进程中创校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逐步确立并沉淀下来,确立南科大特色的精神坐标成为新十年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围绕学校精神特质、学风校风的思考讨论,校党委发起了“学党史、立校训”活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兴办了一批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举办高等教育的开始,也是学校红色中国大学精神的源头。接下来,我将与大家分享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延安工人学校、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的校训故事,一起进行精神的溯源,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中,感悟红色校训的时代脉搏。
校训学风是“百年”之问,南科大特色的校风学风既要传承学校精神,蕴含南科大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之道,也要传承红色基因,引领学校发展,体现南科人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革命年代的精神与价值的追寻,对于如何确立我们这所年轻大学的精神价值有着深远的启示。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让我们在党史学习中总结历史经验
把握历史规律
汲取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和力量
满怀信心
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交出南科人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
时代答卷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来源:组织统战部、学习书坊
排版:傅佳涛
值班编辑:杨奂彦
责任编辑:劳湘雯
欢迎投稿、建议:
weixin@sustech.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