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眸│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之刘伯坚

广东警官学院,艺考

广东警官学院

2021-7-20 15:39:50 文/梁梓涵 图/苏婧琦

关注

今日中国,如你所愿,承接汝志,未来可期。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与奋斗。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朱子微言网络名师工作室开设“百年回眸”党史人物专栏,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激发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主动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去,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点石成金西北军

广东警官学院

刘伯坚

(1895 —1935)

广东警官学院

刘伯坚,四川平昌人,早年曾就读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东方大学学习。曾任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宁都起义并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后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同月21日壮烈牺牲。

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警官学院

党内驻苏大使

广东警官学院

刘伯坚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很早就闻名于川北高原,保宁府尹一度要他当秘书,并任命他为苍溪县县长,但他志不在此,婉言谢绝说:“不谋高官厚禄,志在求知报国。”

1920年,刘伯坚赴欧洲学习,其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以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共同组建了中共少年共产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刘伯坚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因成熟稳重,待人诚恳,认真负责,深受中国学生喜爱,不久便被推选为中共旅莫支部书记,还被亲切地称作“党内驻苏大使”。

在担任支部书记的3年里,刘伯坚不但要管理中国党员学生的组织活动,负责重要工作的分配,还要到华工和留学生聚居的地方发表演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思想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警官学院

青年时期的刘伯坚

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警官学院

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广东警官学院

1926年春,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失败,前往苏联探求出路和寻求支援,刘伯坚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委派负责接待冯玉祥。冯玉祥在考察期间,对刘伯坚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干颇为赞许和认可,便想拉拢“收为己用”。共产国际也想争取冯玉祥,就安排了刘伯坚等一批人到西北军协助工作。

1926年9月,刘伯坚随冯玉祥回国后,担任国民军总政治部部长。为了振奋涣散的军心,刘伯坚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亲自拟写了《五原誓师词》,并在各个军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举办各种训练班,部队很快发展到20余万人,在转战甘、宁,挺进陕西中取得节节胜利。而中共中央派遣刘志丹等200多名干部也都在刘伯坚的统一安排下分配到各部队,负责政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刘伯坚改造西北军表现出的豪迈气概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使得冯玉祥等非常钦佩,他与许多西北军上层人物建立了很好的统战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他突破常规,大胆创新,把一支旧式的军阀部队改造成了革命军队,为共产党改造旧军队,尤其是政治工作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

1931 年底,刘伯坚参与领导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毛泽东曾对宁都起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起义成功后,完整的国民党一路军1.7万余人加入红军,红一方面军由4万余人增加到6万人,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刘伯坚任军团政治部主任。

他以出色的政治工作,把红五军团建成一支崭新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这是我党在国民党军队中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与兵运工作的一个壮举。经过整编后,红五军团成为我工农武装的一支雄师铁军。在红军队伍中曾流传着:“红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

广东警官学院

1937年延安,毛泽东与参加宁都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

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警官学院

广东警官学院

绝不会丧失革命者的人格

广东警官学院

1935年3月,刘伯坚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意志坚不可摧,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移狱》《狱中月夜》《带镣行》等诗篇,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的誓言。

广东警官学院

刘伯坚在狱中写下《带镣行》

在狱中,刘伯坚写下了充满家国情怀的三封家书。在致兄嫂的信中说:“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用处。”“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弟在塘村被俘时,就决定一死以殉(共产)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弟为中国革命牺牲毫无遗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弟的鲜血不是空流了的。”

同时还嘱咐家人不要去找冯玉祥来营救自己,信中说道:“我是为救中国而犯危险遭损害,自己甘心忍受,绝不会丧失革命者的人格。”

刘伯坚留给妻子王叔振的绝命书中写道:“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革命的事业。最重要的,诸儿要继承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

广东警官学院

刘伯坚写给妻子的家书

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英年早逝。

广东警官学院

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

通过一段微视频,走近刘伯坚

来源|“朱子微言”公众号

编辑| 柯成桓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广东本科院校-广东警官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广东警官学院-百年回眸│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之刘伯坚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