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2021年毕业季,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研院综合评审等环节,10名毕业生获“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称号,即2021年“研究生十佳毕业生”。让我们追寻他们的足迹,见证他们的成长与收获!
李春庆
学院:商学院
系院:金融系
导师:栗沛沛
培养层次:硕士
研究方向:资产定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毕业去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研究生阶段科研实践经历:
在鲲鹏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实习,参与深圳市属国资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的直接股权投资项目;招商银行总行研究院实习,参与深圳智库联盟、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金融科技公司监管、国内征信体系建设、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等课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李春庆的南科故事吧!
01
故事开始
与南科大结缘,是偶然间看到金融系学姐在论坛里写的一篇帖子,其中对于南科大的介绍让我对这所与众不同的学校产生了兴趣,她独特的培养理念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印象深刻。
来到南科大面试,我对这所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校园环境优美、学习和科研的氛围独特。感谢老师的帮助和南科大包容开放的氛围,让我从一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本科毕业生,跨专业成为一名商学院金融系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在助理教授栗沛沛老师的课题组里开展进一步学习。
02
走上金融道路
我的导师栗老师是一位对学生特别负责任的老师,甚至可以说有求必应。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栗老师不管多晚都会回复和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确定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
我是在研一的下学期才确定研究方向的。因为我的本科专业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彼时又恰逢上交所科创板设立等事件。在这系列事件中,金融业界和证监会对于微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市值评估有一些难关。这不仅要求相关人员了解微电子行业的特性还要对行业内的关键信息比较敏感,而我刚好具备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背景,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明确了资产定价这一研究方向。
论文答辩现场与导师合影留念(右二)
跟着老师读研的时间虽短,难忘的事情有很多。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在我拿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就业offer后,单位来对我做政审调查的前夕,其中有导师谈话的环节,栗老师在政审的前几天,特意在百忙之中和我约了一个时间,深谈了几个小时。除此之外,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方面栗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
03
喜欢上获取新知的
愉悦感和满足感
金融研究离不开扎实的数学基础,研究生阶段还需要系统学习一些统计学的知识。我个人感觉难度比较大的是统计系蒋学军老师的《高等统计学》,尤其是在课程的后半程,蒋老师为了丰富课堂形式,加深同学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采用研究小组的方式,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相互讨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互相展示小组探究的成果。蒋老师再加以引导和点拨,不断的思维碰撞让同学们对课程的理解更深一层,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在高等统计学课上做展示
金融专业是一个复杂的专业,它不仅存在于课本中,更存在于象牙塔外的每一个实体——市场不可预测,人与人的“博弈”又其乐无穷。每每思及此,我就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学无止境。
科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篇篇论文和一堆堆数据常常让人无从下手,但是在这个“啃论文”和数据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通过这些难关考验后获取新知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在商学院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同窗都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一些研究的角度和思路、数据的获取和清洗,还有程序和软件的细节……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探讨的氛围和最后获得理想结果的成就感是我读研期间最快乐的事情。
04
丰富的实习让我保持
学术研究的“接地气”
我的校外实习经历还算丰富,在研究生阶段主要就是在鲲鹏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和招商银行研究院实习。
招商银行总行研究院实习留念(第二排左三)
在学习金融的过程中,丰富的实习经历让人保持学术研究的“接地气”方面受益匪浅。走出课本和学术文献来到业界实习,无论在哪一个金融实体去见证金融体系的运转,都能收获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世界多一个认知的角度。尤其是对于中国金融这样一个复杂又特殊的系统,想要做到格物致知还需身体力行。
对于毕业之后的每一步选择,我都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我看来,无论是继续深造、创业还是就业,只要是自己热爱和向往的就是正确的选择。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一个人成功的道路都大概率是无法复制的,那就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吧。
05
给学弟学妹一点Tips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你们永远是校园里最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希望你们能够保持真诚、早做规划、既有目标明确,又有超强的执行力。”
做好当下的同时不断思考,就是最好的人生规划
常言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我看来,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都处在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而人生规划的时间跨度不宜过长,做好当下的同时不断思考就是最好的人生规划。
用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改变、转折和困难
面对改变、转折和困难,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是需要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的。人生就是不断的经历,失意和如意,放到漫长人生的跨度来看,都不算是什么,反而找到人生的意义才最重要。
厚积薄发,不打无准备之战
时间规划非常重要,我的几个好朋友曾经给我起过一个戏称,叫做“庆三天”,是在调侃我做什么事情好像只用三天就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厚积才能薄发,所谓谋定而后动,动可能只用了三天,谋定却需要很久。
提高效率的办法就是用心
对于我个人而言,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提高效率的办法就是用心。我的导师曾经推荐给学生一篇关于心流的文章,专注会让你沉浸在一种美妙的状态中,那是属于你自己的真正让心灵平静的世界。
科研与生活,实习与生活,工作与生活,都是相似的命题,如何平衡取决于它们在自己心中的分量,选择一个让自己最舒服的比例是最好的。
06
来到南科大最大的收获
就是这段经历本身
一路走来,我要感谢的人和事有很多,一燕不成春,独木不成林,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帮助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在心头。
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一言一行都是我一生的榜样,尤其是对我人生道路的启发让我终生受益。感谢商学院金融系的老师们,老师们和蔼可亲,毫无保留地为我们传道受业解惑,让我从一个跨专业的“金融小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对金融世界稍有认知有所感觉的硕士毕业生;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们,同窗情谊成为我们人生经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次活动为我们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来到南科大最大的收获就是这段经历本身。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过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会让一个善于反思和积累的人成长。感谢一切美妙的相遇和安排,能让我在南科大结识一位位高山仰止的老师,一个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彼此丰富了彼此的人生,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也成就了每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
南科大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又广阔的平台,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学会找寻心灵的平静,祝福母校能继续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 南方科技大学 ---
新媒体中心
新闻中心
来源:南科大研究生院
图文:由受访者提供
排版:余彤歌
文字编辑:劳湘雯
值班编辑:杨奂彦
欢迎投稿、建议:
weixin@sustech.edu.c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