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学校党委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胜利收官“十三五”规划,擘画“十四五”蓝图,奋战第一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谱写学校第二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新篇章之际,学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
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和岗位中率先垂范、积极履行职责,时刻按照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工作。或许岗位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是相同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在南粤这片热土留下了深深的“红色足迹”。他们那鲜活、生动、有力的奋斗实践,充分反映广大党员、干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时刻为我们擦亮初心,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
罗冬梅
罗冬梅,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兢兢业业育人三十载/
2005年来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后,罗冬梅克服人生地不熟的困难,埋头苦干,利用海外留学的经验和资源,先后申请到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获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佛山市工程中心等资助,累计研究经费近百万元,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0余篇,在纳米增强复合材料的多尺度研究及废弃固体材料的再生利用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因业绩突出,2011年,罗冬梅被评为“佛山市首届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2年荣获广东省创优争先先进共产党员及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15年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2016年1月,荣膺了第四届广东省创新突出贡献奖“金博奖”和“最佳人气奖”,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罗冬梅教授平均每年承担20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担任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专业英语、结构力学以及日语基础等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一直受到学生好评,获2017年度校级“课堂十佳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她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自编双语教学教材,主动承担材料力学双语课程任务。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三下乡”、“结构建模”大赛等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等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近几年学生考研深造率不断攀升,考研质量逐年提高,有学生考进院士团队学习,也有学生考上同济大学的博士。2020年与日本静冈理工科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框架协议,为建筑系学生前往日本攻读硕士学位“铺路架桥”。
SUMMER OF 2021
Red Gene
她说,愿乘学校快速发展的东风,开拓创新,写好自己在职场的最后两个五年计划,为自己奉献毕生的教师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希望这份殊荣能够抛砖引玉,引出更多的博士创新创业,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添砖加瓦。
”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
钟先锋
钟先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铆足三股劲 培育一片林/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教以来,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社会效益”作为自己不懈追求的目标与神圣职责,立志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教学上,他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过程,坚持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成绩年年“优秀”。其主讲的《食品毒理学》被认定为精品课程;《食品加工过程控制》认定为重点课程,并积极主动建成了课程网站,便于学生学习和同行借鉴。他爱生如子,悉心栽培。近3年来,连续获得校“优秀班主任”、“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科研上,钟先锋同志积极申请科研项目、搭建科研平台。2016-2017年,成功获批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2个,组建了科研实验室。3年来,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指导学生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指导的本科生立志科研之路,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
钟先锋同志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含果糖基天然益生元功效分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和“银条水苏糖生产关键技术创新、功能开发及集成应用”分别获得2018和201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又一项科技成果再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学院省部级科技奖励零的突破。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参加编写了教材专著5部;申请专利90余项,其中授权2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
钟先锋同志注重产学研用合作,努力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2019年获“全国产学研创新先进个人”。主动与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训、信息和人才交流、资源互用共享等多方面、多形式合作,努力将专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为提高生产效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贡献绵薄之力,使得技术转化企业在某型产品上连续多年产销量世界第一,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行业领先地位。
SUMMER OF 2021
Red Gene
他说,我只是全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名普通党员,感谢党和祖国,感谢单位给与的平台及栽培。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将废寝忘食,夙夜在公,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全部的青春和热血。”
”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
余俊渠
余俊渠 ,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学工部部长、学工部党支部书记,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
/立德树人 锐意进取/
余俊渠从事基层党务工作24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双融双促”,带领支部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立德树人,发挥头雁作用,在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抓好党支部“七个有力”建设。
2014年底,他研判“易班”平台将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随即启动易班建设的设想,在得到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后,开始开展易班思政网络平台建设,是广东高校易班建设第一人,实现了广东高校易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显著成效,始终保持在全国共建排名前列,在互联网党建与思政教育中有突出贡献。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号召,余俊渠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核心,在全国率先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VR思政空间”的研究与探索,首创了“VR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有机融合”路径与机制,得到了长足的育人成效和广泛的好评。
近五年,先后带领支部(团队)荣获2015年“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2017年全国“十佳工作站”及“十佳特色应用”、第六批广东省学雷锋示范点(全省40个)、广东省第三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广东省直机关第六届工作技能大赛党建创新类第八名、全省高校资助工作绩效考评第一名、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该同志2021年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获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016年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主持项目获2017年教育部第四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全国30项),校级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委工作者各1次。
近五年发表论文23篇,其中CSSCI期刊7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篇、全国性学术报纸文章2篇,独撰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专项)1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项、广东省哲社规划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4项、广东省学校德育专项资金项目7项、佛山市哲学社会规划项目2项,省级党建项目2项。
SUMMER OF 2021
Red Gene
他深耕基层几十载,把党务工作融入学生工作全过程,抢占互联网党建与思政教育平台高地,开创“VR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有机融合”育人路径与机制,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
百年初心 历久弥新
风华正茂 砥砺奋进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 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处
责任编辑:陈蕾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