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中西交融,守正创新
欢迎报考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01
历史沿革
1975年,成立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开展西学中教育,1987年成为硕士学位点,2002年获批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4年开设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中西医结合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应用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
03
培养模式
招生科类:理科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可授予最高学位:博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单位、医学科研单位从事临床医疗、教学或研究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04
学科平台、办学特色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学科是华南地区唯一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隶属本学科有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平台(ECCEQ)联合发布的全国高校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排名榜,我校中西医结合排名第四,二级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排名第二。;享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
2021年,增设中西医临床医学“守正创新”班,实施多学科交叉型的双导师培养机制,以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为核心,培养过程中,注重中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05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32人,正高40人,副高39人,博导30人、硕导7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央保健组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家岐黄学者1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3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名、省教学名师2人、省名中医7名、南粤优秀教师2人、省“千百十”1人、省杰青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以及省级医学人才项目获得者20余人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中央保健医师、国家教学团队等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
06
教学资源
本专业现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金课”3门,省级各类“金课”、精品课程21门。享有国家级临床技能中心、馆藏460万册资源的图书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体博物馆等资源。拥有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佛山市中医院等28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
07
学生培养质量
近五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步提升;升研率、保研率持良好趋势;四、六级考试成绩优异,在同类医科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中西医类执业医师笔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前四,2015年、2017年位居全国第一;
近三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5项,省级18项,校级31项;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 5篇;获得国家级奖励或支持26项,省级奖励或支持30项。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二等奖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医学专业赛道三等奖
08
美丽校园
09
近三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情况
10
2021届优秀学子
邓修炬
邓修炬,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团支书,中共党员。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专硕拟录取。大学期间担任班级副团支书2年,团支书3年,于团学青工部任职3年、科创宣传部工作1年、学生支教1次,党员三下乡1次。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院实习点点长
人形字“中四医”
小乔老师和班委
活动拼图
黑板签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长故事
向上滑动阅览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他的大学:选择忙碌和坚持
“我想这样做,然后我来了,我正在做,所以就坚持下来了”。从高中踏入大学,他最希望的是能让大学生活美丽而精彩,从未任职班级骨干的他结结巴巴完成了第一次班干竞选,同学们给了他一个机会,这一任职就是五个春秋。在最开心的时候,班委团组织了很多创意性的团日活动和班建,完美而让人难忘;在失意的时候,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仍在绞尽脑汁做活动策划、动员班级同学;担心同学们参加活动不积极、担心活动形式不够新颖、担心活动中的各种意外,这些都让他焦虑,在实习点也因为升研压力过大而崩溃过,但他也会因为同学们的参与和鼓励而开心。谈到这种时刻,他说他很幸运,身边有人能帮助到他,给他鼓励和信心,从迷茫中走出来继续做好自己。每当活动落幕,回顾照片和微信推送的时候,他笑着说:“辛苦也值得,现在回想起过去,只有成长和美好回忆”。
为能发挥余热,他投身公益事业
他活跃在XIN公益支教队、科创、团学等大大小小的社团组织。他曾经在党员转正申请写过:为人民服务并不一定要上山下海,抗震救灾,为身边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到别人都不会在意的事情,也是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信条,让他一次又一次选择了服务和奉献。在团学青年工作部组织策划志愿活动,为同学们搭建服务平台;跟随Xin公益支教队远赴贵州支教,陪伴留守儿童,把烛光洒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在湖南参加党员三下乡活动,亲身支教、组织义诊、红色基地学习;他在大学期间累计捐献全血2700ml、血小板2u,这一切,都让他得到磨练,党徽上的“为人民服务”灼灼生辉。
值得骄傲的瞬间
被问起最高兴的事情,他说是团队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团日活动评比2次一等奖、教室文化布置评比一等奖,女生节布置了惊喜,男生节收获了感动,文件夹里面塞满了幸福的班级回忆。个人荣誉方面,他获得2次优秀学生、2次优秀共青团干部、公益之星、优秀志愿者、佛山二院优秀实习生等称号,同时如愿一志愿专硕上岸,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即将走进人生下一站。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被问起他这些年的感触,他想了想,说道:所有努力过的事情不会白费,你可能感受不到,但它会有意无意地在未来给予你帮助。他说,他会记住五年前临时班干竞选时那个满头大汗的自己,以及这些年还在坚持的自己。
吴咏姿
她说:当克己,当慎独
她曾获1次国家级奖学金、多次校级奖学金;
她曾担任2016级中西医班副班长;
她已推免至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她就是中医药学院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吴咏姿。在这五年的本科学习期间,她从懵懂迷茫而满怀热情,到目标明确并踏实坚定,所有的遇见让她不断成长,也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坚持在医学道路上探索,坚信努力必定会有收获。
成长故事
向上滑动阅览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初入大学,她对于专业学习是迷茫的,由于动力不足以及目标不明确,大一大二的成绩处于中间水平。她也有想过去改变,去努力,然而内心并没有很坚定。她说,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阅读了《曾国藩家书》,文字中暗含的哲理与智慧深深的撼动了她,也改变了她。她特别敬佩曾国藩那种“早起,耐烦,有恒”的处世之道,她也默默的写下这几个字,放在桌面,警醒自己,成为自己的践行准则。
此后,她开始调整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晚上十一点休息,早上六点起床学习,充足的睡眠保证了精神活力,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虽然每天几乎都过着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是她说这样的生活并不会枯燥无味,反而觉得特别充实。她也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平时在课间、在图书馆旁的大树下、在饭堂排队时,也能看到她背方歌、背条文,或者背英语单词,看双语新闻等。她说,正是这不起眼的小习惯,经过长年累月的坚持,让她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大三时绩点排名班级第一,同时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等,最终也获得了保研资格,成功推免至四川大学。
她从未想过能够获得保研资格,对此,她说:“其实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只要你下定决心并付诸行动,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习惯和生活常态,脚踏实地,相信所有的坚持都会有结果。默默努力,静待花开,一鸣惊人不也很棒嘛。”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一次行动胜过一千次空想。如果你有定好了目标,就不要犹豫了,先行动起来,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慢慢调整。”她大三就决定以后要读学硕型研究生,因此她会主动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跟随老师学习meta分析,完成文献的检索、文献阅读以及撰写论文;同时她也参与一项省级大创项目,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跟着指导老师进行学习,珍惜每一次做实验的机会,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每一件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在实习的过程中,她会积极主动帮助带教老师完成临床上的任务,认真负责;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及时查阅书籍以及请教老师,查漏补缺;抓住一切可以操作的机会,主动尝试。她说,她很幸运去了南方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每位带教老师和科室的老师都非常亲切、认真耐心地教导学生。她仍然记得第一次战战兢兢地做腹部穿刺、拆线换药、上手术、做皮肤缝合… 这段经历弥足珍贵,也让她认识到仅有理论知识是无法很好的完成临床工作的,还要多动手、多实践、多尝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对于实习,她想说:“在实习的时候一定要脸皮厚一点,很多动手的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多一次尝试就多一点进步。”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在顺德校区时,她也参加过一些社团和组织,但是她一直觉得很遗憾,没有参加学院组织或者担任班干,因此与班级的同学并没有工作方面的交集,也没有机会为班级建设尽一份力。后来,为了弥补这点遗憾,回到本部,她参加了副班长一职的竞选,并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最终成为了班级副班长。她说,每当策划团日活动,班干们都会一起商量,如何把活动办得有意义又有趣,再到一起把活动计划落实。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她很开心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完成每一项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参与班级的建设,但是又很忐忑,担心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很好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但所幸在各位班干的努力下及同学们的配合下,每次活动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此外,她也会担任课代表、见习点点长、晨读负责人等,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同学们服务。
另外,她也会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山区支教、门诊导医、图书馆志愿者等,累计志愿时300小时。她说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去河南商丘支教。每当她看到孩子们从不愿意分享心中的事情到渐渐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悲伤。她觉得一切的艰难都是值得的。这也让她内心更坚定,让她意识到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也能够走上公益的道路,努力去做一些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宿舍升研四人组
四月过去,研究生招生基本落幕,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原高层0325宿舍传来喜讯,宿舍四人均如愿一志愿上岸,成为千军万马中的佼佼者。同班同学对此丝毫没有觉得意外,他们四人来自三个不同的省份,但有着让人羡慕的良好宿舍氛围,有刻苦努力、带动室友的学习发动机,有自律自强自信的科研能手,有文武双全IQ超群的幽默开心果,有勤劳务实开朗热情的时间规划者。对于他们而言,室友的陪伴和关爱想必是大学中一段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左往右:
李文轩、林政豪、王明智、李钊泳
向上滑动阅览
李钊泳,南方医科大学学硕拟录取
作为宿舍的宿舍长,来自2016级中西医的的李钊泳是一位地道的“胶己人”。目前他已经与母校“续约3年”,成功考取了贾钰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大学五年里,他刻苦学习,本科平均学分绩点为3.48,本专业成绩排名7/95,获得国家级及校级奖学金共计6次。学习之余,他积极参与各项学生工作,曾担任院级青年之声干事及团委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学院大大小小的学生活动,都有他和部门小伙伴们幕后的默默付出,这些工作磨砺出他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并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看似表面“高冷”的他其实也有一颗“火热”的公益之心,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近 30 项,志愿时长累计 310 小时,达广东省二星级志愿者标准。同时他参与过2项省级大创课题。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历。
向上滑动阅览
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李文轩,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全能榜样。大学期间获得学校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实习生、全国临床技能竞级等各项荣誉十余项。在专业之余,他辅修了医学英语双学位课程,以专业第四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在课余时间,李文轩同学参加了大创课题组,作为小组核心成员之一,与伙伴们一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并顺利结题;培养了程序化思维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并完成了英文学术论文两篇,CPCI检索1篇,并获得了年度本科生优秀论文表彰。作为实习点点长,他尽心工作,团结同学,与同学们的一同努力,顺利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实习点考研同学全部上岸,并获得了医院老师们的一致认可和赞赏。
向上滑动阅览
王明智,广州中医药大学专硕拟录取。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甲精兵,不能御也”。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的王明智同学是转专业学生,2017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转入中西医临床医学,在外国语学院期间,曾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标兵、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学习之余,他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暑假支教队、歌咏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都可以见到他的身影,曾获新生杯蛙泳亚军、自由泳季军、院排球赛冠军以及大大小小的摄影奖项,可谓是“文武双全”。
向上滑动阅览
林政豪,暨南大学中西医专硕拟录取。
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的林政豪是一位地道的“实践人”。2017年开始跟队到各地进行医学相关社会调研,相关成果获得省赛三等奖。同时他也是校级组织部长级人物,多次筹办office培训会、迎新活动、职规大赛等大型活动,培养了良好的组织和策划能力。除此之外,他也是院篮球队的成员,所在团队曾获南方医科大学大满贯篮球赛冠军。良好的规划和执行能力,让他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如愿成为暨南大学的准研究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长故事
向上滑动阅览
有没有什么考研/学习的“秘籍“?
李钊泳:
回顾自己大学五年的时光,充实而忙碌,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迷茫与崩溃,遗憾总再所难免。学会兼顾好学习和学生工作,尽早做好未来规划,有目标,有计划,起码不会那么迷茫,这是五年大学生活接近尾声的一点小感悟,希望师弟师妹们都能做好规划并行动起来,考研最需要的可能不是争分夺秒的埋头苦读,而是坚定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你的室友和实习的小伙伴都会是你考研路上最坚实的伙伴和最温暖的陪伴!
王明智:
考研的确是一条孤独、艰辛的历程,虽然有人和你一起备考,这种孤独感会有所缓解,但我还是觉得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你自己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有多少个夜晚曾想过放弃,这一切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所以,如果当自己决定了一件事情,就拼尽全力去追寻它吧。拥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同时追寻梦想的过程也是充实的,在此期间,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真实,当你每晚披着星光回到宿舍,洗去一天的疲惫躺在床上之后,你会觉得无比的充实,即便是睡觉,也要比在平时睡得更香,因为你心里知道今天完成了哪些任务,明天又有什么任务在等着自己。
林政豪:
选择很重要。在考研路上,选择考哪一所院校、哪一间医院、什么专业,学术型还是专业型、选择哪一位导师,每一道选择题都对我们考研的结果有巨大的影响。可能在我们备考之前,我们对未来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每个人的效率、时间安排、执行力都有区别,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把握在成功上岸自己最初想要的院校。在报考志愿之前,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在10月份正式报名之前,大家应该已经接触相关的真题,做好评估,认清自我,量力而行。
坚持很重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2020年1月中开始备考,到初试结束,将近1年时间,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实习之前的时间,还有大四的课程,需要每天抽出大概2小时时间复习;7月份开始时间到10月,这段时间应该是效率最高的时候,前期基础已经打好,应该在实习医院见缝插针的利用琐碎的时间复习;10月份开始,很多同学会进入焦躁期,在这个时候重要的是静下心来,放下手机平板;最后1个月,看到的每个知识点都是赚的,这个阶段只要不太松懈,每天坚持一定刷题的手感,就是胜利。
计划很重要。这里的计划并不是具体到每一天要干什么,而是需要在备考初做一个长期的计划。什么时候结束一轮复习,什么时候结束二轮复习,什么时候接触真题,中综、英语、政治都是如此。
你们眼中的宿舍生活
李文轩同学抢先道:宿舍氛围一向融洽,内务整洁。平日生活中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但也不乏奋笔疾书,学习交流,共同探讨。闲暇时,我们会一同聚餐、玩游戏、举行“卧谈会”畅谈生活。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是互相勉励,齐心协力一起解决。即便是考研期间,四散在不同实习点的我们,也时常会通过宿舍群互相督促,交换信息,彼此打气。
提到宿舍学习,李钊泳同学笑了一下:我们不是那种典型的勤奋学习型宿舍。我们四人来自三省份,尽管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存在差异,却相处格外融洽。良好的宿舍氛围,备考时的松弛有度是我们宿舍的最大特点。我们宿舍从来没有因为任何事情发生过口角。每逢考试月,舍友们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或去图书馆,或留宿舍,尽力做到互不干扰,而每逢面对疑惑的地方时也总能互相讨论,相互答疑解惑。每次学习完累了的时候便会在室友的相互怂恿间为自己"加餐",用一杯奶茶犒劳辛苦学习了一天的自己。还记得在大四下学期"死亡十几联考"的时候,面对巨大的考试压力,我们中午晚上学习完聚在宿舍时便开始畅想毕业旅游的事情,你提一个想法,我提一个想法,滔滔不绝,在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中,伏案复习的压抑氛围也慢慢变得火热,备考的紧张情绪也慢慢瓦解。学会"苦中作乐"、"自我奖励"是我们宿舍的一大秘籍。
想对室友说些什么?
李钊泳:我们来自汕头、江门、河南、上海,特别的缘分让我们相遇,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也将归于五湖四海,而今来自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四份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是我们宿舍最美好的结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相信即便归去五湖四海,未来的我们依旧会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愿我们在未来的旅途中依旧能保持如今的这份纯真与善良。此去江湖再见,苟富贵,毋相忘!
李文轩: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曾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也经历过欢声笑语。或许今时看来,大多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活。人之一生如长江逝水,不舍昼夜,如此看来不亦重乎。能与诸君结识,同窗五年,实为幸事。我们的人生还在继续,青春还在路上,祝你们学业顺利,前程似锦,不忘今朝相逢,期来日再会。恰同学少年,信念未减,艰险不退,踏浪江海逐星河!
王肃有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0325的四人组满怀对医学的憧憬齐聚一堂,他们身上的优秀特质在不自觉中影响着室友,互相勉励、共同进步,如果有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大概是“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何其有幸,遇见你们。
END
来源 | 中医药学院
编辑 | 魏秋桦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临床医学:打造“抗疫王牌军团”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中的“北斗”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康复治疗学:“有温度的康复医学”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口腔医学:人生的第一关“口”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生物信息学:生命奥秘的“探寻者”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医学检验技术:照破病症迷雾的曙光
【国家一流专业巡礼】生物技术:解锁生命奥秘的钥匙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