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判断化学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10.单质的还原性:单质与水或酸(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反应剧烈程度 越剧烈,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一种金属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金属性较强,被置换出的金属性较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反应(反应条件越苛刻,金属性越弱 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1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金属阳离子(只有一种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1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1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金属性渐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渐强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依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其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2、根据金属原子失电子吸收的能量判断
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时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就金属原子失电子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失电子越容易,吸收的能量越少,失电子越难,吸收的能量越多,故根据金属原子在相同条件下失电子时吸收能量的多少可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3、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
Al。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判断
Cu。
5、依电化学中电极来判断
正极
Cu2+(氧化性),则元素金属性与之相反。
6、根据物质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
Cu。
本站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与浓度的关系
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及现象汇总
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怎么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