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距离高考成绩、高考分数线公布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考生与家长应当积极为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做准备,下文中准备了2023年山西高考各批次分数线详细内容。各位考生及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参考。
》〉》2024年山西高考分数线参考
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成绩于6月24日揭晓。
现将山西省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的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批本科C类院校)及有关事项予以公告。
一、普通高校招生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批本科C类院校)
(一)文史类:第一批490分;第二批418分。
(二)理工类:第一批480分;第二批396分。
(三)艺术类
1.文化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艺术(文)368分;艺术(理)360分。
第二批:艺术(文)314分;艺术(理)297分。
2.专业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
省统考:美术专业208.00分;音乐专业78.00分;舞蹈专业66.00分;表演专业72.00分;书法学专业75.00分。省联考:播音与主持专业80.00分;广播电视编导及戏剧影视文学专业306.00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251.00分。
(四)体育类
1.文化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体育(文)392分;体育(理)384分。
第二批:体育(文)334分;体育(理)317分。
2.专业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
体育(文)80.0分;体育(理)80.0分。
(五)说明
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最低控制分数线,待第二批本科B类院校录取基本结束时,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情况另行划定。
二、其他有关事项
(一)考生信息查询
一是通过“山西招生考试网”查询。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点击菜单“考生登录”—“2023年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按页面提示输入考生号和登录密码,查询成绩信息、志愿信息、征集志愿信息、军检通知、录取信息等。二是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三晋通APP、“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百度智能小程序,按页面提示输入考生号和登录密码,查询成绩信息。三是携带本人准考证及身份证到所在县(市、区)招考部门查询。
(二)申请成绩复核
成绩复核工作由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复核内容包括:考生信息和答题卡是否一致,主观卷是否漏评,合分是否错误(包括小题分、大题分、单科、总分)。
考生对主观卷成绩有异议的,可于6月25日至26日每日9时至18时到考生报名所在地的县(市、区)招考部门办理申请复核手续,逾期不予受理。
凡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须按考试科目提出申请,填写《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主观卷成绩复核申请表》。各县(市、区)招考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上报,统一集中核查。复核结论逐级返回,由县(市、区)招考部门及时通知考生。
(三)短信通知
通过短信通知符合提前录取的军队、公安、司法等院校的考生关于体检、面试安排等信息。
(四)部分特殊类型考生不再参加统一录取
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独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保送生等已被高校确认提前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考统一录取。
三、重要提醒
(一)考生本人须妥善保管密码,如不慎将密码丢失、遗忘,可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进入“2023年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使用报名时填报的手机号码进行密码重置;也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到报名所在县(市、区)招考部门重置密码。
(二)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时,必须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www.sxkszx.cn),通过工具栏上的“考生登录”,进入“2023年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进行填报。考生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网页,请认准官网标签,避免因误入其他网站造成自己填报的志愿信息无效、个人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建议如下:
1. 充分了解政策: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详细了解教育部及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相关政策,包括招生章程、录取规则、专业级差等,以确保志愿填报的合规性。
2. 参考历年分数及高校录取情况:了解近几年的高考分数及高校录取情况,可以帮助考生大致确定自己的目标高校范围。
3. 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应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擅长且感兴趣的专业,这样有助于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4. 考虑就业前景: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关注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以确保毕业后有较好的就业机会。
5. 合理规划志愿梯度:考生应合理规划志愿梯度,包括冲刺志愿、稳妥志愿和保底志愿。冲刺志愿可以选择一些录取分数线较高的院校,稳妥志愿可以选择一些录取分数线适中的院校,保底志愿则可以选择一些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院校。
6. 注意志愿填报时间: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以免错过填报机会。
7. 认真检查志愿信息:在提交志愿前,考生要认真检查志愿信息,确保志愿填写正确无误。
8. 了解高校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提前了解目标高校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以便更好地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
9. 咨询老师和家长意见:在填报志愿过程中,考生可以积极咨询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但最终决定权在考生手中。
10. 保持平和心态: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但并非唯一决定命运的因素。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保持平和心态,理性对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积极面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