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号),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一、学校性质、校址
1、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建校于1952年。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3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实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22所高校之一,2008年获准建设“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09年获准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经过六十多年的改革与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学校地处上海市,现有徐汇校区(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奉贤校区(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999号)和金山科技园区(上海市金山区学府路1300号)。本科教学在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完成。
二、招生计划、收费标准
3、学校招生计划为3850名,全部为本科层次。学校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根据本校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数、生源质量、各地经济结构等,认真研究和综合分析并确定本校来源计划编制原则和办法。分省分专业计划及有关要求以各省级招办公布文件为准。各专业均无男女比例要求(国防生除外)。
4、学校采取按学分预收结算的方法收取学费,各专业预收学费标准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5500元/学年。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为10000元/学年。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15000元/学年(学生在赴德期间需另缴给德方学校项目管理费5700欧元/人),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15000元/学年(学生在赴德期间需另缴给德方学校项目管理费6000欧元/人),上述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赴德旅费和生活费自理;因不符合出国条件而在国内学习的学生,剩余学期学费标准改为5000元/学年。其余专业均为5000元/学年。
5、学校住宿费视宿舍条件而不同,徐汇校区每学年300~1200元;奉贤校区每学年900~1100元。
三、录取原则
6、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7、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投档模式和相关政策,确定调档比例。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一本批次录取时我校会根据生源情况及其相关政策确定投档比例,在我校投档范围内的考生,只要专业服从调剂且体检不受限制,我校将予以录取,不会退档。
8、在学校调档线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各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分。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先按专业志愿顺序、再参考相关科目的成绩进行录取,参考科目按不同学院的要求确定,即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除外)依次按英语、数学成绩的高低决定取舍;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依次按美术、英语成绩的高低决定取舍;其余专业依次按数学、英语成绩的高低决定取舍。
9、北京市:我校预留在京招生计划中20%的名额用于录取北京生源第二志愿的高分理工类考生,成绩要求高出我校在京第一志愿投档线50分及以上,且考生保证服从专业调剂,对这部分考生我校按计划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第二志愿考生录取结束后生源不足时,学校将调整招生计划。
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成绩不得低于我校已投档考生录取最低分。在非第一志愿考生录取结束后若生源仍不足,学校将调整招生计划。
10、学校参照由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学校各专业的体检限制要求,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学校本科招生网以及招生宣传资料公布。
11、英语专业及艺术设计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专业对考生所考外语语种不限。考虑到学校各专业均有双语(英语、汉语)教学及相关课程使用英语原版教材的实际情况,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时慎重考虑。
12、学校认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加分政策,最高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
13、经学校认定的优秀推荐生,若高考第一志愿填报我校,考生在我校投档范围内,加分后参与录取。
14、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含面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及县以下中学就读的农村学生自主选拔“励志计划”)、艺术设计类专业、高水平运动员、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等类型的招生按已公布的相关选拔实施方案或招生简章实行。
15、国防生、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班、少数民族预科、港澳台及华侨学生、定向生、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招生工作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证书、奖(贷)学金与学费结算
16、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华东理工大学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习任务,可获《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学生可获《学士学位证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17、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学校设立了完善的奖学金体系,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多种学校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等,从学业优异、特长突出、科研创新、综合发展等多方面助推学生积极进取。
18、为保证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等的有关规定积极做好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帮困助学工作。
19、学校对本科教学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具体收费办法按照学校财务相关规定执行(详见《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实行按学分制收费的暂行规定(修订稿)》校财(2009)4号文)。
五、组织机构
20、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以校监察处处长为组长的招生监督小组。招生工作在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校招生办公室具体实施。
21、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及有关规定,实行招生“阳光工程”,杜绝一切不正之风,招生监督小组对招生全过程进行监督。
六、招生咨询、监督电话
22、学校全称:华东理工大学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邮政编码:200237(徐汇校区)
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999号,邮政编码:201424(奉贤校区)
学校主页:http://www.ecust.edu.cn/
本科招生网:http://zsb.ecust.edu.cn/
招生办电子信箱:zsb@ecust.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21-64252763
招生监督电话:021-64252688
七、招生章程的解释
23、本章程由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一四年四月
华东理工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我国化工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是集成了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而形成的一个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化工专业,现已成为华东理工大学的品牌专业。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以历史悠久、治学严谨、成就卓著而享誉国内外,2007年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被列入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国家级教学团队,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0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入选首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11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国内率先接受了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专业认证,受到国际认证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专业主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现代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化工过程分析与开发和化工专业实验等课程。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性强,就业面广,可适用于下列单位与部门:
1.各类化工相关的企业和公司,如化工、材料、医药、轻工、食品、环保等部门。
2.设计院、研究院、科学院等从事化工相关的设计和科研。
3.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
4.化工国际、国内贸易及国家管理部门的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油气储运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系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加工特色)专业是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适应国家建设急需而设立的专业。专业方向为:油气储存、加工和产品应用,油气集输和管道运输,石油金融贸易。
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有:油气储运工程、石油炼制工艺学、油气集输、分离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实验、管输工艺和油库设计等。
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在原石油加工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具有辉煌的历史,1988年江泽民同志为我校石油加工专业题词“人才辈出”,为我国的石油化工事业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第一高级副总裁章建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为努力适应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要求和油气储运工程学科面不断拓宽的形势,专业在发挥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工特色,获得绿色环保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注重原油储备、石油产品和天然气的输送储存以及石油金融贸易等方向的课程及专业建设。专业注重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的培养,专业教学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就业率及读研率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轻化工程
本专业的特点是理工并重、多学科交叉、专业覆盖面广。专业教学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实验教学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和化学工程基础知识,同时对材料化工、日用化工等添加剂的重要应用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工作适应性强。毕业生可到材料化工、日用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助剂、涂料、油脂化工、石油化工等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从事工程技术、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科学基础、胶体与表面化学、流变学基础、添加剂合成原理、材料添加剂化学、化学反应工程、添加剂生产设备及设计、轻化工程专业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紧紧依托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强化理论教学、重视实践环节,积极推进学生全面参与科研工作,实现教授授课制度化,使最新科技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该专业成为全国最负盛名的资源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应性强,就业面广,可适用于下列单位与部门:
1.各类资源利用相关的企业和公司。
2.设计院、研究院等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设计和科研。
3.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
4.国际、国内贸易及国家管理部门的技术贸易与技术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制4年,学生达到教学要求后,可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