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之前,所有的考生还要进行一个小时的英语笔试,同学们反映,考题不难,生词量也不大,内容包括三篇阅读和一篇作文,其中阅读占70分,内容涉及茶文化、咖啡等,作文30分,要求是用150字谈一谈“iPad会不会取代纸质书”。
“我觉得不会,这样也比较好写。因为穷人不会买iPad。”无锡一位理科考生说,这篇作文写起来也不算太难。
理科题
不起眼的基础题,奥赛高手却不会做
在南大今年的自主招生面试中,涌进不少全国数学、信息、物理、化学、生物5大学科各类奥赛的获奖选手,但是,这些奥赛中的佼佼者,面对一些基础问题却慌了手脚。例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粒子是什么?是谁发现的?什么时间发现的?让不少考生哑口无言。
获得全国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的考生小陈,在面对“什么是基本粒子”时无言以对,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区别也没有答出来。“还问到光的色散是怎么回事,这些知识点都学过,好像是课本上选修的内容,但是我学得不扎实,觉得高考不考,所以答不上来。”他有些沮丧地说。
另外,考官们也会从生活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基础的理解。例如江阴高中的小郭在回答光的色散时,被考官追问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现象,“我提到彩虹后,老师又问我从太阳的哪个方向观测到彩虹。”在回答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时,被问及臭氧是哪一种,小郭卡壳了。
成绩公布
一周之后出结果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南大招办获悉,面试结束一周后,结果将会发布。面试通过的考生将享受一、二、三等优录政策。
享受一等优录政策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可直接录取。
享受二等优录政策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上,南京大学1:1模拟投档线线下30分内(江苏省考生20分内)可直接录取,加10分参与专业录取。
享受三等优录政策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一本控制线上,南京大学1:1模拟投档线下10分内可直接录取,加10分参与专业录取。
链接
让高手卡壳的题目
1.基本粒子是什么?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粒子是什么,谁发现的,何时发现的?第一个粒子发现的同时代,人来还发现了什么粒子。
2.如何测量电子的电量?
3.什么是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4.什么是范德华力?
5.金小蜂将卵产在蛆的体内,促进蛆的生长,请用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对双方有什么好处,对双方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6.通过给曹操后代做DNA鉴定来认定曹操墓,有什么遗传学依据?
7.三进制、五进制、十进制能不能作为计算机演算的基础?
更多南京大学高考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录取查询相关信息请点击南京大学专题页:/gaokao/Special/nanjingdaxue/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