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填报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占位”的想法损害各个方面的利益。所谓盲目“占位”,就是一些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填报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时,对是否选择复读问题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抱着一种“先占位子”的想法填报了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录取之后想好了要复读,就不去录取院校报到了。这种做法对于高职(专科)院校来说,不良后果还有挽回的机会,因为高职(专科)院校还可以通过集中补录来解决新生不报到形成的缺额。但是对于三本院校来说,后果就无法挽回了,因为按照教育部规定,所有本科院校是不允许补录的。这种做法对于“占位”的考生本人来说,放弃录取而选择复读,明年高考时省招办会将你的这一行为记入电子档案,提供给你明年报考的院校,院校可以据此作为退档的理由;对于其他分数低于“占位”者而渴望上三本院校的考生来说,由于分数不占优势,尽管上了三本线,但是可能被“占位”者挤出局而落选;对于招生院校来说,表面看录取任务完成了,而且录取分数较高,但新生入学时越是高分的考生报到率越低,招生计划难以完成,又没有补录的机会。所以说盲目“占位”的想法损人而不利己,各个方面的利益都被损害了。
(二)不能正确认识本人分数所处的位置而导致所填志愿落空。三本和高职(专科)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数倍于其招生计划,原因在于达到这两个批次控制线的考生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填报志愿,或者填报志愿时只选择自己满意的几所院校,录取不了宁可选择复读或走其他路子,所以三本和高职(专科)的分数线并非按照超过招生计划一定比例的办法划定。由于三本和高职(专科)分数线距离二本线差距较大,其中总分接近三本(高职专科)线的考生因为知道自己的分数不占优势,所以填报志愿时关注的是往年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院校,其录取的机会就会高一些;而接近二本线的考生由于分数具有优势,其录取的机会也高一些;唯有总分处于三本(高职专科)与二本线中间部位的考生,常常会有一种错觉,认为“我的分数比三本(高职专科)线高出这么多,怎么样都要选择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结果就可能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换句话说,往年三本和高职(专科)录取过程中档案无法投出的往往是总分处于三本(高职专科)与二本线中间部位的考生。所以,希望那些真正想上三本和高职(专科)院校的考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分数所处的位置,填报志愿时不要盲目冲高。
(三)志愿扎堆降低了录取的机会。在过去梯度志愿的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出现扎堆现象可以理解。按道理实行平行志愿之后,这一现象应当有所好转。但是从今年二本录取的实际情况看,志愿扎堆问题依然很突出。二本志愿扎堆一是在热点地区,比如京、津、沪、大连、青岛、苏、杭等地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二是集中在西安市内的公办本科院校,这些院校的实际录取分数都远远高于填报志愿时考生预期的分值。根据往年三本填报志愿存在的扎堆现象,预计今年三本志愿如果扎堆,可能将主要集中在省内的独立学院,尤其是母体院校知名度较高的独立学院,往往是多数选择三本院校的考生所向往的目标。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降低了,但是如果填报志愿扎堆,风险依然较高。因此,对于真心希望三本院校录取的考生来说,在院校选择方面视野尽量开阔一些,以提高录取的机会。
省招办强调,指出以上存在问题,是希望考生在选择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时更加理性,尽可能规避各种风险,提高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不想去的院校就不要填报,以免录取了又不去,而想去的考生去不了,造成招生计划的浪费。志愿最终如何选择是考生个人的权利,其他任何人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志愿选择失误的责任也只能由考生个人负责。
省招办再次提醒考生,填报三本和高职(专科)志愿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按照网上填报志愿的要求和程序完成志愿填报工作。
|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