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学院是由原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改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本科院校。1948年设立国立康定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学校停办;1960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批示成立了“甘孜专科学校”,开设师范类专业和预科;1961年,因国家调整,学校停办;1985年设立“康定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同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题写了汉文校名;1986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十世班禅大师为学校题写了藏文校名;1992年,学校更名为“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1月,教育部批准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四川民族学院。
学校十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省组织的计算机、英语 等级考试、数学建模比赛、艺术节、运动会等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多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享有盛名的甘孜州“青年艺术节”、“国际跑马节”、“西部情歌节”、“康巴艺术节”以及州县众多的民俗风情节为艺术类专业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艺术实践机会。学校音乐舞蹈系学生先后参加四川省计算机教育年会文艺汇演、四川省高校体育年会文艺汇演,并在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优异成绩;美术系每学期举办各类型书画展数次,既活跃了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1996年以来美术系学生的课堂作业多次被编入鲁迅美术学院主编的《中国美术院校学生作品、习作年鉴》,
自1999年以来,美术系先后承接并完成了冰川饭店等大型酒店的室内装饰画设计、绘制等工作。学校开设了职业规划和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配有专职的就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就业提供全程指导和服务。近几年来,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
学校位于情歌的故乡四川康定。校园面积619亩,校舍面积2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65万元,教学用微机1900台,语音实验室300座,多媒体教室7580座。学校建有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高速接入教育网和互联网,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有纸质图书76.5万册,电子图书400GB,中外文期刊近800种,电子阅览室近500座,康巴文献馆特色藏书23068册。学校建有高规格的艺术大楼,设有天光画室、功能齐全的演播厅、练功房、琴房、数码钢琴教室。另建有标准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等各类现代化体育设施。学校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如旅游实验室、数学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微格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室、网络媒体编辑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电脑音乐制作室等。学校将“重道精业、爱我中华、建设藏区”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素质。
多年来,学校的发展一直受到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川工作时专程来校慰问,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也亲临学校视察,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和省教育厅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更多四川民族学院高考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录取查询相关信息请点击四川民族学院专题页:/gaokao/Special/sichuanminzuxueyuan/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