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分设两个校区,其中,杨浦校区位于上海市区东部,毗邻杨浦大桥,浦东校区地处浦东新区惠南镇学海路。学校另在杨浦区国顺东路设有教学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近一千亩,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一万余人。
上海电力学院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的发展演变。1985年1月,经教育部和水利电力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了本科层次的办学历程。李鹏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自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各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主干行业、大型集团公司、国家重点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导干部。学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电力特色明显的高等学校。

学校设有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含华东电力继教中心)共九个二级学院,以及社会科学部、体育部两个直属部。
学校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等二十九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管、文、理、经五大类别。学校还设有电气自动化技术高职专业。学校在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等八个专业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的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电力清洁生产与节能、电力企业信息化与决策支持、电厂应用化学与环境保护四个学科为已建设完成的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安全与节能、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电力清洁生产与绿色能源利用四个学科为正在建设的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学校设有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力与自动化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物理实验、电力自动化技术工程、现代教育技术、工程训练、电力经济与管理、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等实验中心,有五十余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另设一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其中“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电站自动化技术”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现有教职工一千余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超过80%,博士比例超过3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近40%。近年来,一批国内知名大学毕业及国外学成回归的博士、硕士陆续充实教师队伍,使教师的学历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学校已形成以博导、教授为核心,以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科学术梯队。这支队伍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另外还聘请了包括数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几十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学校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为目标,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坚持面向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努力创建“刻苦、勤勉、求是、创新”的优良学风。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科研为先导,用科研促进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为电力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长期以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后勤社会化、学生寝室社区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分别荣获了原华东电力集团公司和上海市教育系统的“双文明”单位称号,并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和“花园单位”。2006年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验收,成绩优秀。2010年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职工最满意的企事业单位。
学校实行全面学分制、主辅修制和选课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成立了选课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大学生社团、大学生素质拓展学校、大学生服务中心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