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简介
文法与经济学院涵盖法学、经济学、哲学和公共管理四大学科门类,设有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四个本科专业,科学技术哲学(授哲学硕士学位)、社会保障(授管理学硕士学位)、行政管理(授管理学硕士学位)、政治经济学(授经济学硕士学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法学硕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授法学硕士学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授法学硕士学位)七个硕士学位点。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570余人。社会保障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为省级重点文科研究基地。此外,还设有基金会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金融证券研究所。在2007年国务院学科水平评价报告中,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42位,是武汉科技大学十个进入全国50强的一级学科之一。
学院的办学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武汉科技大学严谨教风和优良学风传统,遵循“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办院宗旨,走“学术立院、人才强院、民主建院、制度治院、发展兴院”的道路,坚持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发展思路,保持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和特点,实行优势学科为龙头重点发展、相关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倡导学术创新和教育创新,以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较高水平和较具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引进、外聘和就地培养,建设一支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120余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有一定学术创新能力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64名,85%以上的高级职称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还有51名博士毕业生和博士在读生。全院各学科都有一批教师在全国性和省级学术机构任职。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标准,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创新意识的经济类、法律类和公共管理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院依照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采取加强基础课、优化专业课、调整选修课、强化技能课,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能以较强的应变性适应社会的需要。此外,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办学,拓宽人才培养新路子。2005年,学院承办的汉语教学中心开始接受欧美留学生中文培训。2007年,又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签订了经济类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
学院目前在黄家湖新校区拥有一座专用的教学楼,其中包括多媒体学术报告厅、计算机实验室,室内装备计算机三百余台;有藏书22000余册、国内外期刊杂志300余种的大型资料情报中心。投资100多万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模拟法庭也已成为学院法学专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的特殊实验室。
目前学院正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图书资料电子化、教学实习仿真模拟化(计算机模拟)、教学管理网络化。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严谨、宽松的学术环境,推行素质教育,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开拓精神,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国际投资、海关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外汇交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等。
法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等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社会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秘书学、政府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处理社会保障具体事务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并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胜任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府经济学、人口学、保险精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保险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等。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