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 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高中知识,艺考

高中知识

2022-2-15 15:11:23 文/齐美琳

关注

1、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外甥,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我愿以一千斤黄金和一千万钱,为昭平君预赎死罪。”这种事没有先例,但汉武帝见她病生得很重,为了安慰她,也就点头应允了。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没有人管束他,日益骄横。一次他酒后杀人,被捕入狱。武帝非常难过,叹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这个儿子,死前把他托付给了我,现在要判他死罪,我实在不忍心呀!”左右的大臣们都说:“公主早已替他赎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 武帝摇摇头说:“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须遵守。如果因为我的亲属而破坏法令,岂不失信于民?” 最后,武帝狠了狠心,还是下诏处死了昭平君。处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难过。但是,太中大夫东方朔却向武帝祝酒说:“赏功不避仇敌,罚罪不考虑骨肉,这两点陛下都做到了。四海之内的百姓就会各如其所愿。”

2、《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富贵显荣,成里万物,使各得其所。”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 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 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高考-高考信息资源-阳光高考-高中知识-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 各得其所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