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上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e(即椭圆的离心率,e=c/a)的点的集合(定点F不在定直线上,该常数为小于1的正数)。
椭圆的相关定义|F1F2|)。
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2a≥|F1F2|)的动点P的轨迹叫做椭圆。即:其中两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F1F2|=2c≤2a叫做椭圆的焦距。P为椭圆的动点。
第二定义:椭圆平面内到定点F(c,0)的距离和到定直线l:x=a/c(F不在l上)的距离之比为常数从C/A,(即离心率,0 第三定义:平面内的动点到两定点A1(a,0)、A2(-a,0)的斜率乘积,等于常数 e-1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或双曲线,其中两定点分别为椭圆或双曲线的顶点;当常数大于-1小于0时为椭圆;当常数大于0时为双曲线。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椭圆的第二定义 内容是什么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椭圆的第二定义 内容是什么》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