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100讲||天祝藏族牧民救助女红军杨文局的故事

武威职业学院,艺考

武威职业学院

2021-9-19 19:06:38 文/李清雅 图/冯婷

关注

武威职业学院

第14讲:天祝藏族牧民救助女红军杨文局的故事

武威职业学院

▲李坚草吉救助杨文局油画

杨文局,生于1913年,四川达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任保管科长。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途中曾任妇女工兵营营长、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甘肃省武威、永昌等县妇联主任,1953年在全国妇联儿童部工作,1956年任甘肃省被服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1962年退休。

武威职业学院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杨文局

1937年3月的祁连山,冰天雪地,没有饭吃,不见人烟。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杨文局和2名女战友由警卫员小张、小马掩护在大山里辗转三四天,仅有的一点炒面早已吃完,又冻又饿,由小张出去打探消息寻找食物,却不慎在雪地里留下了脚印,被国民党一个连顺着脚印把窑洞包围了。杨文局和赤手空拳的战友束手被擒,被押送到张掖集中营。狱中,杨文局又见到了一些熟悉的战友,大家都心情沉重,默默无言,有的战友向她投来同情或鼓励的目光,但也有叛变者来劝她投降。她痛骂劝降的叛徒,回答说:“西路军失败了,党还在,红军还在,革命会胜利的。”

几天后,敌人把杨文局他们押往青海。半路上,杨文局要分娩,敌人才让她离开了俘虏的队伍。在老百姓家,杨文局生下了郑义斋部长的遗腹子郑盟海(郑民)。1938年初秋时节,杨文局带着不满1岁的儿子从玉门长途跋涉来到武威张义山区,顺着一条羊肠小道,装作哑巴,一路乞讨,义无反顾走向大山深处。她说:“只有这样走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摆脱敌人的残害,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日后好与党组织联系。”

武威职业学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自家庭院浇花的杨文局

当杨文局爬上高高的西顶草原时,饥寒交迫,昏迷在雪地里,生命危在旦夕。恰时,西顶一位十分善良的藏族妇女梅洛桑却增的夫人李坚草吉在寻牛过程中遇到了昏迷中的杨文局。在当时兵荒马乱人人自危的年代,她毅然决然冒着被国民党马家军杀头的危险将母子救至家中。当时梅家是西顶一带的富有人家,家境殷实,这使得杨文局母子有了可靠的生活保障。在共同的生活中,杨文局和李坚草吉这位藏家妇女结下了深厚情谊,并结拜为干姊妹。李坚草吉手把手地教杨文局拌酥油糌粑,杨文局一句一句地教李坚草吉唱四川民歌。

武威职业学院

▲李坚草吉夫妇

在那些日子里,杨文局日夜思念着红军,从不放过一切机会打听红军的消息。草原上来了货郎担,她敏感地出去看一看,是不是组织上派来了寻找她的同志,商队路过了,他想方设法套问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听,她得知红军已改编成八路军并在兰州设有办事处,于是,杨文局毅然带着孩子去找,但终因山大沟深,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加上孩子又小,几次未果。直到武威解放后的1949年秋,她在救命恩人李坚草吉的护送下,骑马翻山越岭,行程60多公里赶到武威,回到了党的怀抱。当杨文局走出大山在黄羊镇看到头戴红五星的解放军时,悲喜交集,热泪盈眶,高呼“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史料来源:天祝党史

整理、编写:张秀文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甘肃专科院校-武威职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武威职业学院-党史故事100讲||天祝藏族牧民救助女红军杨文局的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