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说到冬至节,可能不是每个孩子都知道。当下的大多数人热衷于过“洋节”,而我们自己的一些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却被慢慢淡忘和简化。这是非常令人痛惜和遗憾的。传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的教育。今日冬至,让我们借着这个契机,给孩子讲讲咱们的优秀传统节日吧~
冬
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
俗称“冬节”、“亚岁”等
时间在阳历12月21~23日之间
早在春秋时代
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
测定出了冬至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自古便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人们最初过冬至
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
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三候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民 俗
祭拜祖先:在民间,有关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数九: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对于家有萌娃的宝妈宝爸们,今天可以和宝宝一起画九九消寒图,让宝宝通过这个活动,了解季节的变化哦~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食 俗
冬至这天,北方许多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一些地区也会食用馄饨,有开辟混沌之意,寓意吃掉馄饨可聪明益智。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米团和长线面等。吃汤圆,是取其“团圆”之意,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诗 歌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提醒: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宝爸宝妈们要及时为宝贝增添衣物,注意防冻伤,避免风寒侵袭,才能不容易感冒生病哦
往期精彩回顾
美术考级,收获的不止一张证书。2018拾艺坊寒假招生简章
更多少儿美术知识、亲子交流快来关注我们吧
↓↓↓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试听登记!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