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甘肃政法大学信息安全专业进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设计三个专业进入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共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安全市场不断扩张
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
今天,小编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
信息安全专业
甘肃政法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以国家网络强国战略为指引,立足甘肃、面向西部,以服务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为目标,围绕西部地区“治边、治疆、治藏”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需求,培养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懂法律、强技术、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1.以“安全人才与人才安全”为目标,强化思政教育
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成效:构建“安全人才与人才安全”思政育人体系,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西部培养可靠的信息安全人才。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探索符合信息安全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创建“信息安全特色人才班”,为信安方面有特殊潜质的学生提供专门成才环境;积极发挥信息安全专业师生的智力资源,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积极承办甘肃省网络安全相关竞赛,师生多次参与省地州市“护网”。成效:8名学生获得国家网络安全奖学金,并获国家级奖励12项;成为省网信办、公安厅以及各地州市相关部门联合培养基地,承担从业人员培训以及网络安全知识社会宣讲等工作。
3.加强实验实训平台,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
投资1500多万打造省内一流的覆盖课程、竞赛、创新的实验实训平台,保障实践教学;引入国家级精品公开课,完善教学资源。成效: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实验教学中心分别获批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引入8门国家级精品公开课。
4.以”新工科“、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落实一流课程建设计划,构建学校、省、国家三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开展五类一流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成效: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培育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
5.强化协同育人机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打造政校企多方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共同深化专业的综合改革,构建“实验教学+专业认知实习+学科竞赛+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训”五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成效:已与省网信办、公安厅网安总队以及地州市相关部门和企业等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15个,学生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获奖70余项、双创项目14项。
6.强化“内培外引”,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学院落实甘肃省和学校人才支持政策,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机制、国内外访学研修、攻读博士等,加快培养高水平师资和学术领军人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以团队建设为目标,建立导师“传帮带”机制,提高新进教师专业教研水平。同时,构建融合专业实践与综合实践、实务单位与学校、教师与知名安全企业导师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师资体系,构建了“专业学习为基础、三方导师为师资、企业项目为依托、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协同育人机制。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改革,建立了三个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改革与尝试、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并将成果应用于教学。目前拥有专业教师20人,近三年引进4人、培养博士4人、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创新创业名师1人、甘肃省师德标兵1人,获批“面向网络空间安全的人工智能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等,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已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
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契合度稳步提升。一方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积极加强就业教育,以讲座、座谈会和报告会方式,邀请相关专家以及优秀校友进行就业指导,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多方协调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提高就业质量。最终毕业生在网信办、安全厅、公安厅等政府机关、网安企业,IT企业等相关领域就业。通过第三方调查公司(新锦成)对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得出:本专业毕业生对专业认可度高达95.67%,对所从事的工作满意度高达95.15%,毕业生就业率100%;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整体满意度高达95.83%。
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有这样一支不同寻常的“战队”
秉持着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初心
他们以“GSZFDX-zeus”为队名
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数学建模、挑战杯
等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2020年夏天,“GSZFDX-zeus”战队由张生财老师带队到武汉参加了全国信息安全大赛,这是战队创立以来第一次参加国家级比赛,战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战队根据赛事由导师指导,以‘传帮带’形式老队员带新队员参加比赛积攒经验。此后,战队还参加了全球CTF比赛哈工大邀请赛、第十三届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赛、SSCTF全国网络安全大赛等一系列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队长刘烨说:“从大一入校开始,认知实习——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老师一直都在循序渐进的培养我们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将课堂上抽象的代码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作为队长他根据成员兴趣、特长安排训练项目,老师会提供可进行实践的网站供队员们练习,他也时常会分享一些有价值的资料给队友。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几位队员表示,自己从小就喜欢玩具拆装和游戏,游戏所取得的正向反馈,我们一般称之为“成就感”,解答复杂的思维习题也能获得同样的反馈,这也与专业的选择辅车相依。探索自由发展的方法,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挥潜能,这正是优秀的密钥。
生命的轨道源于个人的选取与追求,相较于在“GSZFDX-zeus”战队在比赛中绽放的光彩,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点滴的努力和积淀。
脚踏实地把握好大学时光
找到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
希望每一位甘法大人
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实现梦想,扬帆远航
往期回顾
甘肃政法大学2021年学风建设动员暨总结表彰大会召开
立德树人 习近平反复强调这个高校立身之本
国新办全文发布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
春风春雨春花 政法如诗如画
来源/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采访/孙芳研
摄影/单丹
校审/何欢欢
责编/王敏
主编/李渝婵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