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西北民族大学70周年校庆还有33天
正文共:1666 字10 图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历史沿革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教育与共和国法治历程相伴而行。西北民族大学法学专业教育最早可追溯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1950年,西北民族学院初创时,在当时的中央民委、中央司法部、中共西北局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曾设置西北民族学院司法系,开办过法律专科,开设过司法班、检察班等专业方向。1952年9月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同志在去乌鲁木齐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大典途经兰州视察西北民院时,曾为少数民族干部做了法制教育报告。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校法学教育重新恢复,在原西北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法教研室的基础上,1992年率先开办了成人法学专科教育、成人双语法律专科教育和甘肃省应用型成人自学考试经济法专业。1998年成立法律系,开设全日制普通法学本科专业。2004年6月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扩建成法学院。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与西北民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与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协议
党建工作
十年来学院严抓党建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决议在学院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严把入口关,规范党员发展程序,重视党员培养,学院十年中累计发展中共党员一千余名,目前,他们在祖国的各个地方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基层,贡献力量。
教职工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专任教师29人,行政管理人员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讲师7人,助教3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获得者9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以上学历获得者28人。
人才培养
自1952年9月司法系招生至今,学院培养了约5000多名法律专业人才,涌现出了诸如原青海省高级法院院长马有功等在内的一批德才兼备的司法工作者和一大批在民族地区、基层一线从事检察、审判、公安、政法工作的政法业务骨干,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法治人才。
2012年6月5日法学院师生赴甘肃省第二劳教所开展帮教活动
榆中县人民法院在学院模拟法庭进行实案审判
法治文化节
三下乡出征仪式
学科建设
学院2003年获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点。2006年获批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点。2009年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2009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被学校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12年法学一级学科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开设藏汉双语法律本科专业。目前学院形成了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双层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包括学术专业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两个培养方向,本科生包括统招普通法学本科生和普通藏汉双语法学本科生不同培养目标的法学专业教育体系。
教学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法律硕士毕业合影
科学研究
十年来,学院坚持“保持传统,彰显特色,争取前沿,开拓创新”的科研原则,在民族法学、少数民族习惯法、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环境资源法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3项,省部级获奖12项,其内容均围绕“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展开,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鲜明。学院先后承办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第二届法律人类学论坛”专题分会、甘肃《慈善法》与社会组织发展研讨会、汉藏双语法律人才培养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学院先后邀请了何勤华教授、卓泽渊教授、陈德敏教授、周伟教授、陈小君教授等专家学者莅临我院进行讲学,丰富了学术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藏汉双语法律人才培养与司法实践研讨会
工作成绩
十年来学院培养了四千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在祖国的各个地方各个岗位发挥了作用,培养了“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2016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黄强”“全国优秀公诉人罗娜”“ 全国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韩学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柯尔克孜族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阿依努尔·谢坎,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兰军伟等一大批优秀学子。
更多精彩,可登录西北民族大学官网
http://www.xbmu.edu.cn
关注微博、抖音、头条号、央视频@西北民族大学
投稿huluanyingjun@qq.com
供稿:法学院
审核:韦玉成 郑天锋
编辑:朱俊
责编:丁晓东
主编: 马丽英
让我知道你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