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院巡礼《一》——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艺考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7-19 15:31:32 文/赵阳 图/陆帆

关注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作为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中医药本科院校,承担了为甘肃省乃至全国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医药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应用性是其根本属性,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是其最大特点。基于此,1978年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初期,在畅家巷设立甘肃中医学院门诊部(后发展成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首届60余名中医学子提供了临床实习基地。40余年来,经过几代甘中人的不懈奋斗,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校学生人数突破1万人。为满足学生临床教学需要,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关怀下,学校先后与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宝石花医院建立了附属关系。多年来,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承担了学校重要的临床教学任务,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从本期开始,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四所直属临床教学基地……

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创建于1953年12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和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是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等10所省内外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是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住院(全科医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

医院及省中医药研究院共有职工20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77名,副高级以上专家402人,博士后2名,博士38名,硕士46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2名。全国名中医1名,省级名中医30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名,省级优秀专家6名,省级领军人才5名。

甘肃中医药大学

医院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各1个;有国家级重点学(专)科12个,省级重点学(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专科诊疗中心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2个),院级重点学(专)科及建设项目6个。其中骨伤科是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甘肃省骨伤科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脑病科为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重大疑难疾病(脑梗死)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牵头单位,是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和中医护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老年病科、内分泌科、临床药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中医痹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文化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

医院组建的甘肃省中医外治法培训中心,是集藏医、维医、蒙医、土医等民族医学外治疗法于一体的特色诊疗和培训中心。建立的科研制剂中心现已成为国内一流,达到GMP要求,集院内制剂、中药新药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教学、营销为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的医院科研制剂中心。医院承担了兰州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1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的教学任务。近五年来,医院国家级科研立项17项,获得专利80项,发表SCI论文35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09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医院重视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国际交流,先后派出多人赴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修学习,开展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洽谈。医院与法国等8个国家的医院或医科大学确立合作关系,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设立“甘肃格罗德诺中医中心”,承建巴基斯坦岐黄中医中心、马达加斯加中医中心。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创建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遵循“严谨、仁爱、传承、创新”的医院精神,通过持续深化改革,使医院迈向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的良性发展轨道。医院正朝着“特色化、品牌化、一体化、集团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全院干部职工正朝着建设一所大综合、强专科、多特色、现代化的综合性三甲中医院而努力奋斗!

甘肃中医药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临床科室齐全,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主要承担甘肃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任务,为社会民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并开展中医药相关科学研究。

医院现有兰州本部及皋兰、西固两个分院,有职工1142名,其中副高以上专家100多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突出贡献专家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3人、卫生系统领军人才9人,3人入选甘肃省“555”“333”人才库。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四个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承担实习生350人,进修40人;作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承担规范化培训医生40人,全科医师培训40人。现有2个博士点和12个硕士点,设有7个临床教学教研室。

甘肃中医药大学

自1991年建院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医院各项工作有了快速发展,尤其近5年医院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吴阶平医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共100多项。多个中医药专科优势日益凸出,以针灸、骨伤为代表的中医药特色治疗,心血管、脾胃病及儿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形成明显专业优势;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综合水平。

医院十分重视中医文化和中医思想传承工作,建有9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汇集国家名老中医和甘肃省名中医40余人,成立了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思路,中医药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医院现有国家卫生计委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14个。针灸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学科为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西结合心肾科、中西结合呼吸科为甘肃省卫生厅重点学科。

甘肃中医药大学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医院积极响应中医药“走出去”的号召,举办了5期乌克兰中医药国际研修班,3期俄罗斯中医研修班和3期法国自由学院中医研修班以及1期巴西中医药国际研修班,与乌克兰国立医科大学、俄罗斯国立医科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学院建设,并举办针灸培训班;联合甘肃中医药大学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等国建立了岐黄中医中心、中国巴西中医药合作基地。建设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医药中心。与韩国、丹麦、匈牙利、瑞典、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就中医药的推广和利用进行交流,并在当地开展中医诊疗和中医培训,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主编:吴冰

责编:杨韬王晶

文字:张倩

编辑:赵子墨

甘肃中医药大学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甘肃本科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微高校-院校号-甘肃中医药大学-附院巡礼《一》——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