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省教育厅副厅长、教育厅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国珍到我校就疫情防控和线上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张国珍一行充分肯定我校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强调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实现“双胜利”。
一、线上教学情况
开展线上教学第四周,我校共415名教师在线开课943门次,39门网络选修课正常开展,80000余人次学生采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优慕课等平台和工具在线学习。
二、主要网络运行平台
本周,教师使用多种授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其中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优慕课的使用率达85%。任课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实际,选择利用慕课指导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直播式等授课模式,发挥各个平台和工具的优势,采取多平台多工具联合使用,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
其中,154名教师使用雨课堂382门次、137名教师使用中国大学MOOC 330门次、32名教师使用智慧树70门次、10名教师使用超星尔雅50门次、15名教师使用优慕课44门次。部分任课教师根据各个平台的优势,结合课程需要,采取多平台交替使用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授课方式
根据各教学单位提交汇总的教学运行情况,教师授课方式呈多元化趋势,MOOC+SPOC+线上翻转课堂、SPOC+线上指导与翻转、异步/同步SPOC+录播教学、雨课堂/云班课/智慧树翻转教学空间+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会议+QQ群/微信群线上指导等。
四、开课情况
(一)校本部
线上教学四周以来,学校开课总体情况良好,师生对线上教学过程及所达到的效果基本满意。为了进一步帮助教师进行线下到线上教学的迁移,学校组织各类线上培训,并建群方便教师分享线上使用心得。任课教师通过每周质量报告分享典型案例,提炼经验,促进教师间交流,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院级、教研室级层面教学检查、督导的指导、督查。同时,根据近四周的线上教学情况,学校以教学督导为主体,发挥学生教学信息员、校院两级督导的作用,通过督导线上巡课、教学检查、教学运行通报、教学质量周报,调研问卷等方式形成联动,全面掌握我校线上教学情况,促进线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藏医学院
本周藏医学院正式开启防控疫情下的第一课。藏医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实时在线上课、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活动,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活动。本周有40名教师在线开设52门次课程,960余名学生采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和工具在线学习。开课首周,教师使用多种授课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其中钉钉的使用率达77%。为确保线上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我校师生提前做好备选方案,以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其中31名教师使用钉钉40门次、4名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5门次、3名教师使用雨课堂4门次、2名教师使用腾讯会议3门次。
开课第一周,线上教学工作总体比较顺利,普遍认为线上教学基本能实现线下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通过尝试线上教学,转变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手段。学生们对线上学习充满好奇,积极参与,总体认为授课教师工作认真,直播时对课程内容讲解清晰,重点突出。但也提出线上授课对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觉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如何积极与教师有效互动也尚需努力。
五、线上教学案例分享
案例一:
理论联系实际凸显专业优势及特色
中西医结合学院 戴恩来
本周四上午,戴恩来教授通过腾讯语音直播的方式为2016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医生)A、B班的同学开启了《中西医结合方法学》课程的线上直播授课。戴老师从中西医结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着手,指出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这个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分析了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就业前景,同时融入全国抗疫模范的先进事迹,号召同学们学习一线临床老师们的精神,不断强化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督促同学们学习,戴老师制定了奖励机制,为表现优异的同学赠送自己编写的书籍。同时激励同学们要积极备战考研,努力学习,在家更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不虚度光阴,不负韶华。通过戴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表示自己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坚定了专业信心。
案例二:
回归正常学习作息,提高线上学习效率
中医临床学院 武权生
根据学生反馈,中医临床学院武权生老师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作息,提高学习效率,武老师用腾讯课堂+雨课堂模式,腾讯课堂直播授课,雨课堂发课件,提供预习和复习,还会在课后使用雨课堂发送习题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率。同学们反应,武老师上课时,会把生活和临床经验贯穿到课堂知识里面,比如让大家根据女性体质来讨论适合看什么样的影视作品,从而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大家普及了知识。同学们说,武老师用自己门诊的经验给我们传授注意事项,如何更好的和病人沟通,以及以后见习、实习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帮我们一一解答。同时,武老师经常和我们分享最近所读的书目、自己做教案、备课时的心得体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案例三:
三个环节:促进教与学的提高
基础医学院 王宇
王宇老师根据前几周的授课情况以及《方剂学在线教学学生调查问卷》显示,在线教学师生有效互动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的引导督促不足等问题。例如比起传统教学方式,在线教学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所以显得学习过程比较乏味且不专注,学生希望能够多一些直播讲解,并且加强师生互动。同时由于在线学习的资料比传统教学广,所以显得内容更加繁杂,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能够经常的提示哪部分内容是重点学习内容,便于有侧重点的学习。对以上情况,王宇老师在教学中加强了课前预习、上课直播、课后作业和测试三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1.制作雨课堂预习ppt,考虑到学生无纸质课本,在课前预习ppt中采用教材内容图片加自测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在上课直播前完成有关内容的预习,并完成自测题。
2.直播上课采用雨课堂语音直播加钉钉视频直播,利用雨课堂的弹幕、课堂答题、课堂红包等形式加强与学生互动和交流,钉钉直播则保证了雨课堂卡顿或网络较差学生的学习,且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课后回看,方便学生复习或再学习。
3.课后及时通过雨课堂发布章节主观题作业,包括问答和病案分析,课外拓展资料阅读和总结等,进一步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能力。同时对学完的章节进行测试,及时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在线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出勤到课率,提升了在线教学质量,促进了教与学两方面的提高。
案例四:
多平台、多模式—应对网络突发状况
药学院 李芸 邵晶
2017级中药学专业的《药事管理学》,李芸老师为了丰富课程形式,学习了多种平台使用方法,在使用中药学教指委提供的慕课资源的同时,采用雨课堂、腾讯课堂进行直播,采用Zoom视频会议平台进行学生的专题分组讨论,让学生建立远程学习组,对授课教师给出的讨论专题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2017级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专业的《中药分析》课程,邵晶老师均采用“直播教学+智慧树(安徽中医药大学MOOC)”的模式进行,在智慧树平台,邵老师选择了安徽中医药大学张玲老师的《中药分析》慕课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线上资源,通过后台工程师的帮助,将所有学生信息资料按班级导入,建立单独的学习班级,授课教师可作为辅导教师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练习完成情况,批阅线上作业,及时分析学情,配合按进度进行的在线直播教学(雨课堂和腾讯课堂),调整教学进度与内容,保证线上教学质量。
2018级药物制剂专业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邵晶老师采用“直播教学+中国大学MOOC”的模式进行,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邵老师选择了厦门大学的《天然药物化学》慕课作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线上资源,建立学习班级,授课教师可作为辅导教师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练习完成情况,及时分析学情,配合按进度进行的在线直播教学,并让学生以文件或图片形式交讨论分析作业和笔记,进行检查,保证线上教学质量。该班同学线上学习热情非常好,课程过程中对于老师的提问引导,在讨论区非常积极踊跃,通过老师开启的举手回答的功能,通过语音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取得一定的效果,而且线上教学中由于发言讨论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所以学生们似乎没有以前在那么羞涩,与老师的线上交流沟通也多了起来。授课教师能及时了解同学网络是否畅通的情况,对于特殊情况的学生做出相应补救措施,学生也及时与老师沟通,有事不能按时听课的同学均主动提前请假。
案例五:
“停课不停教”—年轻教师行动起来
针灸推拿学院 王觉
本周,针灸推拿学院王觉老师分享了近期个人线上授课的感受,让我们看看学校青年教师是如何应对“停课不停教”的。
1.积极学习,快速适应网络教师角色
接到学校通知后,王老师积极加入学校组织的各网络课程学习群,下载相关软件进行学习操作,遇到问题,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争取把流程掌握好,确保网络授课能正常进行。
2.规范流程,力求网络教学务实高效
王老师课前告知学生授课内容,根据学校发布的教材网络版,帮助学生课前预习。开课前10分钟王老师做好相关硬件、软件的准备,并在QQ群中提醒学生们准备进入课堂。课程中适当的进行提问等形式开展互动交流,课后让同学们预习下节内容。王老师所带2018级运动康复专业共36人,到课人数36人,到课率为100%,授课效果总体良好。
3.存在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尽管前期做了充分准备,但在授课过程中仍有问题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个人电脑系统的限制,可选择的播放平台有限,故选择了腾讯课堂进行授课,Mac版不能直接导入ppt,要用分享屏幕的方式让学生看到ppt。(2)网络流畅度尚可,直播授课过程中卡退一次,重新进入后状态一直良好。(3)网络授课到课人数可以看到,但是具体在屏幕的另一头学生的学习状态如何,不能像面授课堂那样的直观。(4)网络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有所欠缺。(5)学生反映长时间看手机,眼睛会觉得疲劳。
通过以上问题,王老师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放心,进一步熟悉各种授课软件,通过对软件的改良,做到让互动的环节更加生动。同时,课间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做眼保健操。
审核:吴冰
责编:杨韬 王晶
编辑:赵子墨
文字:教务处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