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介绍|
护理系创办于1958年,是学院规模最大的系部之一,是陇东地区最早开办护理教育的单位,迄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及鲜明的办学特色。护理系设有护理学、助产学两个本科专业及护理、助产两个专科专业,迄今已培养了近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在为我省医疗卫生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毕业生辐射周边、遍布全国。护理学科是院级重点学科,护理学专业先后被评为甘肃省高等教育特色专业、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省级教学团队、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等,2019年基础护理学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获批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护理学实验中心获批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基础护理学》、《人文护理学》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护理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2人;双师型教师27人;已获硕士学位2人,硕士在读1人、本科学历28人;专业负责人1人;附属医院中级职称以上兼职教师作为实践技能教师,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护理系现有55个教学班,2381名学生,本科1351人,其中2020届本科毕业生376人,护资通过率96.34%。系部下设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3个行政科室,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人文护理学四个教研室和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两个教学团队,同时设立党总支、团总支、学生会3个党团及学生组织。近三年主持各级教改课题34项,获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2项,申请国家专利36项,发表论文237篇,出版教材及专著73部。
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基础护理学实验室、临床护理实验室、人文护理学实验室等八个实验教学平台;配置了护理技能模拟训练系统、综合急救模拟人、网络化检体诊断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护理模拟病房有64张床位供实训操作,每个实验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实验室占地面积5039平方米。拥有由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构成的实践教学基地25所。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多重艰巨。为实现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健康中国2030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及生育政策调整、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需求以及健康为中心的新趋势,我们定当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秉持优良传统,破解发展难题、改革创新,力争用最新最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专业介绍|
本科护理学(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养老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开设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思想政治课程、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理论课。
通识选修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程
护理伦理学、人体形态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护理学导论、护士人文修养、药 理 学、健康评估、护理研究。
(三)专业课程
必修:护理管理学、预防医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教育学。
限选:针灸学、医疗纠纷与法律处理、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中医护理学、流行病学。
核心课程: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士人文修养。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家庭、护理院校等领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和康复保健及护理管理、教育、研究等工作。
本科助产学(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助产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助产实践的临床能力,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从事临床护理、助产以及妇幼保健工作的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思想政治课程、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理论课。
(二)专业基础课程
护理伦理、医学遗传学、人体形态学(含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助产心理学、护士人文修养、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研究。
(三)专业课程
必修:护理管理学、预防医学、基础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助产学、妇幼保健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教育学。
限选:针灸学、医学统计学、中医围产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事故防范与处理、国际助产动态、临床营养学、流行病学、社区护理学、小儿推拿学。
主要专业课: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妇产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助产学、妇幼保健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助产心理学、护士人文修养。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助产、计生、护理、母婴保健、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本专业毕业后可报考双证(护理资格证和助产士资格证),就业前景良好。
专科护理(学制3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康复、保健等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
(一)公共必修课:普通话、军事理论、创业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
(二)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 理 学、药 理 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三)专业课: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含传护)、外科护理学(含皮护)、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行为学(含人际/礼仪)、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中医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
主要专业课: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 、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
就业方向: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岗位(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肿瘤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护理机构、中外合资医院、民营医院)。
2.临床护理、急救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家庭护理、妇幼卫生保健护理、社区健康教育。
专科助产(学制3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助产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护理、计生、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
(一)公共必修课:军事理论、创业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大学英语。
(二)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卫生法律法规、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三)专业必修课:护理行为学、健康评估、预防医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外科手术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急救护理学、护理综合技能、中医护理学、护理心理学。
主要专业课: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高级助产技术、外科手术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急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助产、计生、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本专业毕业后可报考双证(护理资格证和助产士资格证),就业前景良好。
来源:招生就业处
审核:周凤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