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5/100)——红色的爷爷

兰州工业学院,艺考

兰州工业学院

2021-6-21 10:00:37 文/施天瑞 图/罗志强

关注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兰州工业学院

红色的爷爷

我有一个令人骄傲和自豪的“红色的爷爷”,但连我父亲也没见过这位爷爷,他叫师冠英,他的英雄事迹在父老乡亲口中代代相传。

师冠英爷爷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八路军地方工作团成员、涉县第一任青年抗日救国会主席、涉县抗日根据地创建者之一。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他积劳成疾,抗日的烽火燃尽了他年仅二十二岁的生命。师冠英爷爷的二哥、我的二爷爷活着的时候,经常给我讲爷爷的故事,他说,爷爷去世那天,一二九师民运部部长陈孝代表组织来悼念爷爷,慰问家属,在老宅大门外的老槐树下痛哭流涕,可见生死战场上结下的友谊是多么的深厚。一九五五年,陈孝同志被授予开国大校军衔。

抗日战争时期,涉县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同时也是日本侵略者进攻和扫荡的重点。从1938年到1944年的7年间,日军先后对涉县进行了11次大扫荡,总兵力累计达251760人,制造了中原、井店等11起惨案。

1937年,八路军工作团进驻涉县,首先在新桥村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工作团很注重人才的培养,爷爷脱颖而出,被吸收进了工作团。他是本地人,人事熟悉,工作团派的任务他都完成得很好,久而久之成为八路军工作团的骨干分子。1938年12月,他当选全县第一任青年抗日救国会主席,后又兼任新桥村党支部书记,两个重担一人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把县里和村里的抗日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经受住了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他带领涉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动员青年民众捐粮捐款、参军参战;组织青年妇女做军衣、军鞋,供应军需,救护伤员;组织青年宣传队宣传前方胜利消息和后方好人好事,在鼓舞全民抗日士气、补充正规军、夺取战役胜利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在八年抗战中,涉县有15371人参军,占当时全县18岁—45岁男性青壮年的35%,其中在前线牺牲1612名,伤残1421名。“父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打东洋”的动人事迹层出不穷,有力地支持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敌人展开的艰苦军事斗争,进行了响堂铺伏击战等一系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加强了青救会在群众中的威信。1940年,为了争取我党抗日政权的合法权利,让国民党旧政府承认新成立的抗日政权,一二九师民运部长陈孝带领爷爷等军地代表一起到涉县固新村与国民党旧政府谈判。国民党旧县长张守魁蛮横地将我方的谈判人员扣押入狱,爷爷的病就是那时在狱中患上的。后县委增派谈判人员,又派县独立营前去助威,迫使国民党旧政府就范,释放了谈判代表,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在村里,爷爷身先士卒,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风范,得到群众的大力拥护,在父老乡亲口中,传颂着许多关于爷爷的动人故事。

新桥村处于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与八路军总部之间的交通要道上。有一次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前往麻田八路军总部时,在新桥村住过一晚上。爷爷接到上级组织秘密通知后,找了一个安全隐蔽又便于应急撤退的院落。首长住进后,他与首长的警卫人员在院外一个能看到周围动静的地方潜伏了一夜,直到首长走了才算松了口气。

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爷爷刚从县里参加会议回来,村外瞭望哨**就传回消息,日本鬼子奔村这边来了。爷爷当机立断,对跑来的二哥说:“二哥,你帮忙照顾一下娘俩,我得赶快去转移群众。”说完,他丢下妻子和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一溜烟跑了出去。二哥把包裹好的孩子绑在弟妹背上,考虑到天寒地冻,山上更冷,他怕孩子顶不住,就从炕上卷了条被子夹在腋下,扶着弟妹向后山跑去。山路崎岖,又因下雪更滑,一个背着孩子的小脚女人,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走不动了,她说:“二哥,我实在走不动了,你快走吧。”这怎么行?二哥急中生智,看到不远处有个凹坑,说:“弟妹,要不你和孩子就到那个凹坑里躲一下吧。”于是,二哥把娘俩藏到了凹坑里,把被子撑开盖在上面保暖,不一会儿大雪就把被子盖严了。

二哥躲到山上,看着搜山的鬼子快要走到母子俩藏身的地方了,吓得心都快蹦出来了,幸亏有大雪的掩盖,不然肯定就被发现了。千钧一发关头,二哥忽听山下鬼子又吹哨子又喊叫,搜山的鬼子都掉头往山下跑去,鬼子肯定有什么紧急任务集合走了,母子俩躲过了一劫。

爷爷直到把山上的群众都安顿回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家里。妻子看到丈夫这么冷的天,头上竟冒着热气,嗔怪的心情顿时变成了疼爱的目光。其实她早已习惯了这种事情,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宁可夜里不睡觉也要多做军鞋,她宁可自己家人挨饿受冻也要捐粮捐物。这就是共产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信服的魅力,这就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根本原因。

爷爷离开我们79年了,但他属于党的生命依然活着,活在革命老区的红色沃土里,活在人民群众的口碑里,活在涉县的简史、大事记、组织史、党支部书记实录里,活在共产党的初心里。

作者:师美素

兰州工业学院

点击下图查看

成长足迹|兰州工业学院2021届优秀学子

点击下图查看

“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4/100)——红米饭

点击下图查看

端午安康||无论甜咸,不如工院相见

兰州工业学院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本期编辑:郝佳丽

值班编辑:杨 龙

责任编辑:崔婷婷

来源:故事会

投稿邮箱:3491049624@qq.com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甘肃本科院校-兰州工业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兰州工业学院-“红色记忆”主题故事(45/100)——红色的爷爷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