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稻麦也
Mangrove Seed
芒种左河水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芒种起源
《周礼》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意为泽草丛生的地方可种庄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叶曾提到:“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
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
在北方,阳气充盈、天气干爽
而南方,进入独有的梅雨季节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仲夏由此开始。春争日,夏争时。芒种时节是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秧田车水最重要的时刻,故又称“忙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对农事而言,芒种无疑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谚语中说:
芒种芒种 样样要种
一样不种 秋后囤空
于人生而言,芒种是收获,也是耕耘;是结束,也是新生。一收一种间,我们得以窥见岁月的恒常不变,也在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中感受到人世的宽厚与绵长。
节
气
农
事
芒种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节
一头连着收,一头接着种
收获金色的小麦,种下青色的稻苗
正如民谚所说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古诗词中的芒种
MANGZHONG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宋)陆游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芒种吴藕汀熟梅天气豆生蛾,一见榴花感慨多。芒种积阴凝雨润,菖蒲修剪莫蹉跎。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芒
种
三
候
螳螂生
“(jú)始鸣”
反舌无声
MANG ZHONG
一候“螳螂生”
古人认为芒种时节螳螂感阴气初生,于是破茧而出。螳螂是自然界的拟态专家,可以貌如花,形如竹,可以翠如夏草,枯如秋叶。
∨
MANG ZHONG
二候“(jú)始鸣”
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感阴而鸣。“劳燕分飞”,燕指燕子,劳指伯劳鸟,伯劳鸟就是“”。
∨
MANG ZHONG
三候“反舌无声”
与此相反,能够学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而无声也。在古人眼中,伯劳鸟和反舌鸟是善鸣之鸟中的两类典型代表,伯劳鸟因阴气微生而啼叫,反舌鸟因阴气微生而收声。时至仲夏,花香已逝,鸟语渐稀。
芒
种
习
俗
送花神
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新婚夫妇在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下,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相扔泥巴。比赛结束后,身上泥巴最多的,便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正适合芒种时期喝呢
名家笔下的芒种
“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林清玄,其笔下的《六月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梁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兰财与芒种
芒种也是学生压力骤增的时点
学校陆续开始组织期末测评
初三、高三学生迎来中高考
毕业生逐渐离校 拥抱人潮
愿你们
收集时间的光芒
于时代中展露锋芒
小编提醒
芒种时节,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因此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
芒种之时,气候渐渐炎热,人体水分蒸发量较大,消耗体力较多,因此要多喝水,以补充人体水分。由于出汗量增加,还要勤洗澡,勤换衣服。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心脏的负荷加重,保养心脏,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芒种时节的养生重点在精神调养,应该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气血得以宣畅、通泄。
六月以致 荷风扑面
浓绿万枝红一点 动人春色不须多
盛夏骄阳 细雨缠绵
芒种时节 气象万千
万物繁忙 兰财学子亦分秒必争
精彩回顾
兰州财经大学学生通讯社
图片 |郭婧田田 张雪阳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田田 周紫懿
主编|马海俊
责任编辑|张雪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