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在不同年龄都有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在相应时期给与正确的教育和影响,孩子某种行为技能的发展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规矩的关键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时,适时立规矩是非常必要的。幼年的孩子就像张白纸,任成长的岁月在这张纸上一笔笔描绘。他的一切都是新的,包括他以后会按什么轨迹走下去。所以在孩子稍稍懂事时,家长应当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成长指南,这不一定是多么严肃的铁律清规,但至少要对他的成长大有帮助。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孩子在家不太听话,有的孩子非常难管,父母要求他做的事要三番五次地催他,他才勉强做得到,可是入园或入学之后进入到集体生活中时,孩子却变得非常乖,非常懂事起来,到底老师有什么魔法让孩子变得听话了呢?
那就是规矩!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他明白了只有守纪律,才能被认可,才会得到老师的夸奖与肯定,哪个孩子不希望被认可呢?即使他年龄再小,也都会有这方面的需求。这时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行动便会统一了起来,也就适时的遵守了规矩,所以有心要立规矩的父母,一定要用你最充分的理由告诉孩子立规矩的目的,每个父母使用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宗旨相同。
在家庭教育中,制定规矩的基本上是父母,那么如果想让你的孩子遵守规矩,那先从自己做起。
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发生改变,孩子时期养成的性格,基本会伴随人的一生。让孩子在小时候养成健全的性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过了规矩期,也就是3岁之后,就要开始重视起孩子的性格养成。经研究表明,童年比较快乐的孩子,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积极向上。
在童年时期,相处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的性格和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养成。
如果父母的性格积极、开朗,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变得阳光、温暖。父母相亲相爱,家庭温暖和谐,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会嚣张跋扈。相反,如果父母每天都在争吵,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比较尖酸刻薄。
因此,如果想培养一个有着健全性格的孩子,父母的性格和关系必须是明媚且和谐的。
独立能力的关键期
要说最让父母放心的能力是什么?大部分的家长会回答:独立能力。一个有着独立能力的孩子,更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
4—5岁左右,是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一个关键期。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做。
记得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时,我总会担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是否能够独立洗漱更换衣服,不过在去了一两周以后发现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孩子在多次尝试穿衣洗漱后,变的非常熟练了。
每天回来之后,自己换下的小袜子我都叫他自己洗,洗不干净可以等他睡着之后,爸爸妈妈拿出来再洗一下。如此每天重复,一个月之后,他便能洗干净了。
其实,这些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但是关键期在3岁左右。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积极情绪体验,一定要避免对孩子吹毛求疵,让孩子感觉不如别人,从而丧失自信心,无形之中又承受很大压力。引导孩子踏踏实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获取,这种习惯一旦建立就会受益终身。
养育孩子的过程漫长且艰难,需要家长更多的用心和重视。这些关键期对孩子很重要,对家长更是一种考验。当孩子处在这些关键期的时候,家长不要慌也不要急。用正确的方法多引导、多帮忙,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渡过这几个阶段,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乐学致力于让中国孩子领悟口才的艺术,通过“教、学、练、测、评”的专业学习闭环,结合播音、主持、演讲、辩论、采访、报道、故事、儿歌、相声、小品、即兴表演、思维导图等丰富的教学形式,让专业兴趣化。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快乐。
当然,
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关键期,
对他而言,
爸爸妈妈对他的爱要比任何东西更关键!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